1971年1月19日,林语堂参加一个饭局,将长女独自留在房间,也正是这一次疏忽,

史叔温情 2025-11-04 20:11:16

1971年1月19日,林语堂参加一个饭局,将长女独自留在房间,也正是这一次疏忽,长女林如斯将自己吊在了屏风梁上。   “哐当!”林语堂手里的青瓷茶杯猛地砸在桌上,茶水混着茉莉花瓣洒了一地。   他前一秒还在跟宴会主人蒋复璁笑着聊女儿,下一秒佣人就慌慌张张跑过来,声音发颤:“林先生!故宫来电话了!如斯小姐吊在房间的屏风上,人已经没气了!”   满桌人瞬间僵住了。蒋复璁举到半空的酒杯停住,旁边的教授张着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刚才还热热闹闹的饭局,像突然断了电。   林语堂没顾上跟任何人道别,抓起外套就往门外冲,椅子在地上刮出刺耳的声音,比冬天的风还让人揪心。   1971年1月19日,台北刚下过雨,空气里还很湿冷。蒋复璁请这顿饭,是为了感谢林语堂,之前故宫要整理文物的英文说明,林语堂给了不少建议。   还让在故宫做翻译的长女林如斯帮忙校改,事情办得很利落,蒋复璁特意叫了几个文坛、学界的朋友作陪。   饭桌上摆着闽南菜,大家边吃边聊。蒋复璁提起林如斯:“林先生,如斯小姐校的《千里江山图》说明,美国博物馆的顾问都说好,连画里的亭台细节都讲透了。”   林语堂听了,嘴角弯了弯:“这孩子前两年刚来时还闷着,现在能把翻译做好,我也放心些。”   他没说的是,林如斯住在故宫附近的公寓,他每周去看两次,总见她书桌堆着译稿,可女儿很少多说近况,问起就只说“还好”,他以为离婚的事儿慢慢过去了,没察觉那“还好”背后藏着多大的压力。   另一边,负责给林如斯打扫房间的管家老周,按惯例中午一点去她的房间。他敲了三下门,没听见应声。老周心里犯嘀咕,往常这个点,林如斯要么在译稿,要么会应一声。   他掏出备用钥匙开门,一股闷味儿扑面而来,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漏了道窄缝,屋里昏沉沉的。   下一秒,老周手里的清洁工具“哐当”掉在地上。他看见卧室中央的木屏风上,林如斯穿着常穿的月白色旗袍,身体悬在屏风横梁上,旗袍下摆轻轻晃,脚边的凳子翻在一旁,凳面还掉了块漆。   老周吓得魂都飞了,连滚带爬往外跑,边跑边喊“救命”。他冲到故宫办公室,抓住文书小陈的胳膊:“快给林先生打电话!如斯小姐出事了!”   小陈慌得手都抖了,拨电话时按错两次号码,接通后声音发颤:“林先生,您快来302公寓,如斯小姐她……”   林语堂赶到公寓时,门口已经围了几个故宫的工作人员,有人低声议论,有人红着眼。他推开门走进卧室,一下子愣在原地。   妻子跟在后面,一看屋里的景象,“啊”的一声就倒了下去,被人扶住后还挣扎着要往前扑,哭着喊“我的如斯”,哭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林语堂没动,只是望着女儿。他想起半年前,林如斯拿着刚译好的青铜器说明给他看,笑着说“爸,‘饕餮纹’这么译,外国游客会不会觉得有意思”。   想起她16岁时跟妹妹合写《吾家》,捧着书跑过来,眼睛亮得像星星;想起抗战时她非要回国当护士,在昆明的战地医院里,给伤员换药时手都不抖。这些画面在脑子里转,可眼前的女儿,再也不会笑了。   有人发现桌上的青瓷杯,那是林如斯每天早上都会用的杯子,里面还剩小半杯茉莉花茶,摸上去杯壁还有点温度。   杯子旁边压着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信纸,是林如斯的字,写得很轻,只有三句话:“爸妈:对不起,我实在活不下去了!我已经耗尽了心力,我非常爱你们。”   后来林语堂没再回饭局,妻子哭到晕厥被送进医院;林如斯桌上那杯没喝完的茶,慢慢凉了下去。   就像她的人生,前半生是父亲口中“美丽又聪慧”的骄傲,后半生却困在离婚的伤和抑郁症里,最后在这个冬天,躲进屏风后的阴影里,再也没等到春天到来。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佳人如斯:上天给了她才情、亲情、友情,却不肯予她爱情…… 百度百科|林如斯   文|小王 编辑|史叔

0 阅读:39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