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洪学智妻子寻女无果,到老乡家歇脚老乡惊呼:你要找的就是我。1951年,新中

鲁肃聊历史 2025-11-04 19:41:03

51年洪学智妻子寻女无果,到老乡家歇脚老乡惊呼:你要找的就是我。1951年,新中国的情况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许多抗日先辈们,都开始着手寻找当年自己寄养在老乡家里的孩子,这其中也包括了洪学智的妻子张文。 当年洪学智与张文生下长女洪醒华的时候,是1939年革命还很艰难的时候,夫妻俩抱着没满月的孩子,前有敌军拦截,后又有追兵,成年人在这样的危险情况下都不敢保证自己安全,更何况带着这样小的孩子。 因此夫妻二人最终决定,将这个女儿寄养在老乡家中,以待来日。 而且当时情况及其紧急,夫妻俩根本没有多少时间选择靠谱的人家,只能冲进一家人的草屋里,将孩子交给了对方,甚至没来得及问这家人的姓名。 1951年时,这孩子已经12岁了,样子早都变了,而且孩子当时交给老乡的时候,夫妻俩就说了,怕自己牺牲,孩子就当是老乡家里亲生的。这个时候孩子恐怕已经改了名字,不再叫洪醒华了。 所以,想要找到这个闺女,并不容易。好在张文记得当初送养孩子的位置,女儿的手臂上,有一块比较明显的胎记,因此只要这家人还没搬走,就算大海捞针也要把女儿找回来。 就这样,张文坐上了前往阳曲县的火车,到了当地后,政府派了人来陪着张文一同寻找,希望能尽快把这件事办成。 这地方说大算不上很大,但也有几百公里大小,张文一家小学一家小学的跑,一个个女孩子的看,怕吓到孩子们,张文每次查看孩子手臂的时候,还得撒个小谎,说要瞧瞧孩子打预防针了没。 就这样,张文带着陪他的当地小伙,折腾了十一天,就是没找到孩子。 此时的张文都有些不抱希望了,这个时期的新中国,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进了小学念书,而且孩子有没有搬家?是不是平安熬过的战争时期?这都是问题。 瞧着张文这样辛苦,陪着她的小伙子也希望宽慰宽慰她,便带着她回了自己家里,用当地美食来招待张文。 小伙子的母亲做饭,张文不好意思干坐着,就帮她拉风箱,两个人就聊起了找孩子的事情,结果对方一听张文的话顿时愣了,赶忙说道:“你就是把孩子留给我了啊!” 张文也愣了,没想到自己找了十多天,孩子的线索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不过也不怪张文想不到,毕竟这家并没有一个符合年龄的小姑娘在,老乡和张文解释,自己家当年也是穷的响叮当,养不住新孩子了,而且孩子太小,家里的粮食孩子吃不了。 所以夫妻俩抱着孩子找了八户,才找到一个有奶水的,对方恰好是八路军的通讯员,洪醒华就这样留在了这里。 孩子就这样找到了,此时的洪醒华12岁,对父母一点印象也没有,虽然知道自己是收养的,但对于张文还是有点害怕。 还是在养母的劝说下,小姑娘才跟着张文离开,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也一直记着自己养母的好,她给养母写信:“过去,你是我的妈妈,现在,你还是我的妈妈,将来,你还是我的妈妈。” 洪学智夫妻也对孩子这种极有感恩之心的态度非常赞赏,告诉洪醒华,她有两个姥姥,两个姥爷,也有两个妈妈。 回到父母身边的洪醒华,也一直自称自己是红军的女儿,是农民的女儿,后来她投身医疗事业,甚至愿意投身基层,在甘肃做了多年赤脚医生。 她血脉里红军与农民的基因,一直影响着她,让她成为为人民、为国家奉献的人。 而洪学智夫妇千里寻女的故事,也成为了久经流传的一段佳话。 参考资料: 《洪学智夫妇寻女记》 《悲欢离合总是情——洪学智女儿洪醒华幼年的传奇经历》

0 阅读:60
鲁肃聊历史

鲁肃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