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若赖清德能接受‘九二共识’,下架民进党台独党纲,我

未央秘史 2025-11-04 18:47:28

郑丽文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若赖清德能接受‘九二共识’,下架民进党台独党纲,我相信赖清德也可以改变两岸关系,也可以迎来两岸的和平”。 要知道“九二共识”从来不是什么复杂的政治术语,核心就是认同两岸同属一中,这是30年前汪辜会谈能成功举行的基础,也是之后两岸关系能顺风顺水的关键。 当年马英九执政时,就是靠着坚持“九二共识”,让两岸关系迎来了几十年里最稳定的阶段,那些实实在在的和平红利,现在台湾民众想起来还得念好。 2015年大陆赴台游客峰值达到418万人次,直接助推台湾境外旅客突破千万大关,当时垦丁的夜市挤得挪不开脚,花莲的民宿提前几个月就订满,导游们忙得脚不沾地,平均每位陆客来台能花5.1万元新台币,单这一项就给台湾带来巨额收入。 经贸方面更不用说,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就达到1622.1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4.6%,ECFA早收清单让台湾539项产品零关税进入大陆,到2023年底累计减免关税超过100亿美元,台塑、台积电这些大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连屏东的果农、沿海的渔民都能靠着大陆市场过上好日子。 可自从民进党2016年上台否定“九二共识”,还把“台独”党纲当成执政圭臬,这一切就全变了味,两岸制度化协商中断,民间交流被人为设置重重关卡,2023年赴台大陆人士只剩下22.6万人次,还不到巅峰时期的零头,台湾旅游业直接被打回原形。 2025年暑期旺季,花莲的住宿率平日不到三成,垦丁的卡丁车业者整个夏天没客人上门只能歇业,台当局不得不下调全年来台旅客预估人数,“千万境外观光客”的目标连续两年泡汤,单陆客减少就让台湾观光外汇收入少了1020亿元新台币。 经贸上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从最高43.9%跌到2023年的35.2%,创下21年来新低,石斑鱼、菠萝等农产品因为贸易壁垒出口受阻,屏东果农看着地里烂掉的果子欲哭无泪,即便后来2025年大陆恢复了文旦柚输入,也只是杯水车薪。 更有意思的是,民进党一边喊着“抗中”,一边却离不开大陆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两岸贸易额还是达到2311.62亿美元,大陆依旧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这种一边依赖一边对抗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 赖清德之前一直顶着“务实台独工作者”的标签,可台湾的现实处境早就容不得他再沿着台独老路走下去。 台湾经济的命脉在对外贸易,而大陆市场就是这条命脉上最关键的一环,2025年前半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增长12.5%,达到1087.04亿美元,台积电等企业大陆营收占比稳定在四分之一左右,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121个闽台项目投资超千亿元,这些数据都说明两岸经济融合早已是不可逆的趋势。 如果赖清德真能接受“九二共识”,下架台独党纲,首先受益的就是台湾的产业和民生,ECFA的关税优惠能全面恢复,石化、纺织、机械这些受影响最大的传统产业能重获竞争力,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信心会大幅提升,2023年大陆新批准台资项目和实际利用台资金额分别增长31.7%和37.1%的态势还能持续扩大。 年轻人也能迎来更多机会,之前在台陆生从4.2万人骤减到4651人,两岸教育交流中断,要是关系改善,大陆的求学、就业机会会重新向台湾年轻人敞开,福建平潭已经有上万台胞常住,享受同等医疗教育福利,这种融合发展的红利远比民进党承诺的“抗中”口号实在得多。 从政治层面看,下架台独党纲意味着民进党放弃法理台独的企图,这会直接降低台海局势的紧张程度。 蔡英文执政8年失去10个“邦交国”,解放军军机绕台成为新常态,这种紧张氛围让台湾民众每天提心吊胆,防务预算一涨再涨,却解决不了老百姓的饭碗问题。 要是赖清德能转变立场,两岸就能重启协商谈判,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都能坐下来商量着解决,就像国台办说的,只要认同“九二共识”,台湾同胞关切的问题就能得到妥善解决。 民间交流也会迅速回暖,大陆游客会重新回到台湾的各个角落,夜市、民宿、观光景点能恢复往日的热闹,导游、餐饮从业者的收入会明显增加,台湾年轻人能通过交流更全面地了解大陆,消除民进党多年来刻意制造的隔阂。 其实台湾民众想要的很简单,就是和平稳定的环境和越来越好的生活,2025年岛内民调显示过半台湾人希望两岸和平,这就是最真实的民意。 民进党执政十年,把两岸关系搞得剑拔弩张,经济没起色,民生问题一大堆,年轻人找不到好工作,工资涨不过房租,这种日子早就过够了。 赖清德如果能看清形势,抓住这个改变两岸关系的机会,不仅能让台湾摆脱当前的困境,也能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毕竟,和平从来不是靠喊口号得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接受“九二共识”、放弃台独,就是迈向和平最关键的一步,这步棋走对了,受益的是全体两岸同胞,这种共赢的局面,远比抱着台独党纲死磕要明智得多。

0 阅读:43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