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泽连斯基宣布了! 2025年11月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公布重磅消息,说他已紧急会见了美国、英国、德国等8国北约代表。会面核心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赶在寒冬来临前筑牢能源系统防护网,泽连斯基同时公开感谢盟友持续支援,双方敲定了采购防空系统、配套导弹及增强战术航空力量等关键合作方向。 乌克兰的冬天有多疼,去年冻过的人都记着——基辅的雪落进衣领时,居民楼里的暖气片还凉着,有人裹着军大衣在地铁站凑合一晚,有人举着手机拍家里结冰的水管发视频求援。俄军的“能源消耗战”去年把乌克兰折腾惨了,从9月到年底,全国1/3的发电厂被炸,哈尔科夫的医院靠柴油发电机撑着做手术,利沃夫的学校只能上下午轮流用电。今年泽连斯基急着赶在寒潮前搭防护网,确实是踩中了老百姓的生存痛点。 但防护网能织得密吗?先看防空那块——要采购的系统不是货架上的现货,生产、海运、安装调试少说得俩月,这空窗期俄军的伊朗无人机、“口径”导弹可不会等。去年乌克兰刚拿到美国的NASAMS防空系统,转头俄军就用高精度炸弹端了个发射阵地,连带着几车导弹一起炸了。现在再买新的,库存够不够填漏洞?还有导弹数量,爱国者一枚好几百万美元,北约能一直这么“输血”?之前波兰给米格-29,最后自己空军差点没飞机飞,这次盟友会不会也有“手头紧”的时候? 再聊战术航空——泽连斯基想要的战机,北约松口给F-16也才几十架,飞行员培训得三四个月,等能上天拦截,说不定冬天都过了。更关键的是,俄军的苏-34挂着滑翔炸弹,躲在防空圈外投弹,F-16就算起飞,也得先解决“看得见”的问题,不然根本碰不着人家。去年乌克兰的米格-29升空,好几次都是刚发现目标就被俄军雷达锁定,最后只能掉头跑,这种“有飞机没用”的尴尬,谁敢保证不再上演? 还有个藏在暗处的雷——乌克兰的能源设施本身就脆。战前很多电厂设备老化,战争里被炸了好几回,修复得七拼八凑。就算防空把导弹拦了,俄军黑客说不定能搞网络攻击,去年就有黑客切了基辅部分电网,几十万人摸黑过夜。这种“看不见的刀子”,比导弹还难防。 泽连斯基谢盟友支援,可支援从来不是免费的午餐。美国给防空系统要乌克兰出人培训,英国给无人机要分享战场情报,德国给发电机得乌克兰保证“不攻击俄本土”。说白了,盟友要的是“不让俄赢”,乌克兰要的是“活着过冬”,两边绑在一块儿,但风险全得乌克兰自己扛。 老百姓哪管什么“合作方向”,他们就想今年冬天能睡热乎觉,医院别断电,孩子上学路上有灯。泽连斯基急着谈合作是对的,但这事能不能落地,能不能挡住俄军的下一轮炸,还得看真东西——导弹够不够、战机能不能飞、电厂修没修结实。毕竟战争里的冬天,从来不是靠“敲定方向”就能熬过去的,得靠真金白银的物资,靠能扛事的兵,还得靠那么点运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