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以色列军方没收了中国制造的公务车辆,以国防军认为这些车辆可能正在会收集敏

百日依山尽 2025-11-04 11:41:37

据报道,以色列军方没收了中国制造的公务车辆,以国防军认为这些车辆可能正在会收集敏感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国的服务器。 耶路撒冷某政府办公区外,以色列士兵围着几辆印着 “公务用车” 标识的车辆忙碌,有的检查车载系统,有的拆卸零部件,随后这些车辆被贴上封条运往军方仓库 —— 这是近期以色列军方突然采取的行动,他们直接没收了多辆中国制造的公务车,理由是怀疑这些车辆可能在收集敏感数据,并传输到中国的服务器。 这批被没收的车辆,是以色列某地方政府 2024 年初通过正规招标采购的,主要用于市政人员日常巡查、文件传递等基础公务。当时招标过程中,中国车企凭借性价比优势和符合当地环保标准的设计中标,首批 12 辆车辆在 2024 年下半年交付使用,投入运营还不到半年就遭遇扣押。 以色列国防军在后续发布的简短声明中提到,经过初步技术检测,发现车辆内置的导航、定位以及部分传感系统存在 “数据传输风险”,但并未具体说明风险点在哪里,也没有公开相关检测报告。 事件发酵后,外界注意到以色列近期对进口设备的安全审查明显收紧。就在扣车事件前一个月,以色列曾要求国内企业对来自多国的智能设备进行安全排查,尤其关注设备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数据收集功能。 而中国作为全球汽车出口大国,智能网联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不少车型搭载了实时定位、远程诊断等功能,这些原本为提升用户体验设计的技术,在部分国家的安全审查中却成了 “关注点”。 从技术层面来看,目前全球主流的汽车智能系统,数据传输都有明确的加密协议和权限设置。以此次涉事的中国车企为例,其公开的技术文档显示,车辆的定位数据主要用于导航服务和车辆故障预警,且数据存储服务器可根据采购方需求设置在当地,并不会随意传输境外数据。 不过以色列军方显然对这些说明并不完全认可,他们表示将联合第三方技术机构对车辆进行更深入的检测,预计整个检测过程需要 2-3 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被扣押的车辆将继续封存。 此次扣车事件也引发了对 “数据安全” 与 “正常贸易” 平衡的讨论。一方面,各国维护本国敏感信息安全的需求可以理解,尤其是涉及政府公务用车这类特殊场景,对设备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无可厚非; 另一方面,如何避免将正常的贸易合作过度安全化,通过建立透明、公正的审查机制减少误解,成为各国企业关注的重点。目前中国相关车企已表示愿意配合以色列方面的检测,并希望通过技术沟通澄清疑问,保障双方正常的贸易合作不受影响。 随着事件的推进,更多细节还在陆续浮出水面。以色列当地媒体报道,此次被扣押的车辆涉及的采购金额约 200 万美元,虽然规模不大,但可能会影响未来以色列政府部门对进口设备的采购倾向。 而中国汽车行业相关人士则强调,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始终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在数据安全方面有着严格的内部管控,愿意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类安全关切。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