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断言,中国不敢这样做,因此攻击中国本土,不应该成为美国禁止谈论的一个选项。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1-03 22:55:15

美智库断言,中国不敢这样做,因此攻击中国本土,不应该成为美国禁止谈论的一个选项。美智库断言,中国对美国进行核打击报复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若中美因为台海发生冲突,美国应打击位于港口中的中国两栖战舰,位于空军基地中的飞机,并打击指挥所和通讯枢纽,从而对中国造成重大破坏。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发布的这份报告,直指台海潜在冲突的核心痛点。报告假设2028年中国推进统一进程,美国介入后常规战局胶着,美军需转向本土打击以打破僵局。智库专家强调,这种行动不是冒险,而是基于数据评估的理性选择。他们计算出,中国动用核武器的概率低于5%,因为北京更注重战略克制,避免全面升级。报告列举具体目标:沿海港口的两栖舰队是渡海关键,一旦瘫痪,登陆行动将陷入泥潭。空军基地的战机若被摧毁,空中优势瞬间丧失。指挥和通讯枢纽断链后,整个作战体系将如断线风筝。这套逻辑看似严谨,却忽略了地缘博弈的复杂性。美国本土打击选项的提出,源于华盛顿对核不对称的自信。到2028年,美核弹头库存预计达3800枚,中国约1000枚,这种差距被视为足够威慑。 这份报告的背景源于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后的军事对峙升级。选举结果公布后,中国东部战区启动大规模实弹演习,美海军航母群频繁穿越海峡。智库数据显示,2024年大陆军机越线次数从每月数十架增至上百架,美军P-8A巡逻机伴飞事件频发。华盛顿决策层担忧常规威慑失效,报告由此建议国防部将本土打击纳入预案。专家指出,美军F-35战机从日本基地起飞,仅需40分钟抵达目标,投放精确弹药可最大化破坏最小化附带损伤。低当量核弹头的存在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选项,美军现役1000多枚此类弹头,可由B-2轰炸机或核潜艇携带,覆盖沿海核心区。这种技术优势,让智库相信中国会选择忍耐而非反击。报告还引用历史案例,如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强调核门槛高企,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不会轻易跨越。 智库的推演过程透露出更多细节。他们通过15轮兵棋模拟,测试本土打击的连锁效应。多数场景下,美军先发制人摧毁港口舰艇,导致中国补给线中断三周。空军基地遭袭后,战机损失率高达70%,通讯枢纽瘫痪48小时,部队协调效率降至谷底。只有5轮模拟以中国撤退结束,其余10轮陷入常规消耗战。报告承认,核变量引入后风险放大,但3轮互毁结局被视为极端例外。智库据此断言,核威慑对中国作用有限,美军可大胆推进常规本土行动。这种结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开源情报和盟友协调。美日台三方联手,关岛和冲绳基地将提供火力支撑,战斧导弹从潜艇发射,半径覆盖海南至三峡。这种多层部署,让本土打击从概念转为可操作方案。报告呼吁国会增加预算,支持相关模块开发,确保2027年窗口期前就位。 中国外交部多次回应此类论调,强调不首先使用核武原则,但绝不意味着被动挨打。发言人指出,北京坚持核裁军公平性,反对任何单边定义规则的企图。王毅外长在2025年4月莫斯科访问中,重申核领域多边合作必要,美国双标行径只会加剧不信任。智库报告忽略了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底线,2025年8月央视曝光的海峡对峙事件,便是生动例证。中国武直-10飞行员在生死关头挡住美MH-60R直升机,体现出实战意志。这种决心超出数据模型,报告的低概率假设显得过于乐观。中国火箭军东风系列导弹的机动部署,进一步提升了反击能力。智库专家虽技术流分析,却低估了地缘现实:太平洋宽广,容不下单方面冒险。美方若执意本土打击,将面临不可逆后果,五角大楼墙上那句“第二个菲律宾坟场”警告,值得深思。 报告的争议点在于,它将核风险最小化,实际暴露了美战略焦虑。2023年3月,美媒爆料两党共识:常规战败时,美军可能率先用核。低当量弹头从日韩基地起飞,20分钟威胁沿海,这种紧迫感驱动智库建议。CSIS早期2023年报告模拟24次台海入侵,美日台胜出但代价惨重,包括本土反击隐患。2025年7月最新兵推延续此脉络,23轮封锁模拟显示,中国可瘫痪台湾电力,但美本土打击反转战局。智库承认,盟友支持放大效能,日本横田基地、韩国乌山提供后勤。然而,这种依赖性也放大风险:区域升级或波及全球供应链。报告虽未明言,却暗示美需调整核威慑计划,融入常规本土选项,以应对中国军力增长。 这份报告反映美中竞争的深层逻辑。美国视台海为印太支点,中国视为统一底线。智库推演虽精于细节,却难掩战略赌博本质。核报复低概率的断言,基于中国克制传统,但忽略了红线触碰的变量。2025年中美高层对话中,美方多次试探底线,北京坚定回击核心利益不容侵犯。报告建议五角大楼视本土打击为“可行选项”,实则为军工复合体铺路,预算倾斜精确武器。全球舆论哗然,俄媒讽刺为“危险赌博”,欧洲智库警告核扩散隐患。中国坚持防御性核政策,强调互信基础,美单边行动只会恶化循环。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