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选一个指标来评判底盘操控稳定性,那么我会选紧急变线这个测试。
不妨先看看其他的几个跟操控相关的测试都有什么不足。
「18米蛇形绕桩」
每隔18米放个桩桶,按照左右左右以蛇形穿行,测得最快的平均车速。这个测试的问题是对车辆尺寸比较敏感,车辆尺寸小的话会占便宜,有一些尺寸比较小的家用车反而成绩会比较好。
「skipad侧向加速度」
这是一个稳态画圆测试,测量最大的侧向加速度。这个测试的问题在于它是个稳态测试,没法体现瞬态的操控表现。
「8字绕环」
绕一个特定尺寸的8字赛道,计时得到最快圈速。这倒是结合了瞬态和稳态表现,问题是从绕一个圆到另一个圆中间还有一段小直道,所以它并不单纯是看底盘操控,动力性能对这个项目也会有一些影响。
「赛道圈速测试」
跑赛道圈速是对动态性能最综合的检验。但主要问题是场地受限,是不同赛道的圈速没法横向对比,不像其他几个测试可以自己摆桩来测,找个场地都能复现结果。
「麋鹿测试」
麋鹿测试是ISO 3888-2的双移线测试标准。其bug在于测的是入桩速度,而电动车可以靠动能回收大幅降低桩间车速(10+km/h),从而在并没有提升底盘素质的情况下,大幅度提升测试成绩。装着节能胎的3吨多的SUV竟然比武装到牙齿的超跑还要快,可见麋鹿测试已被玩坏了。
终于轮到主角了,ISO 3888-1标准的紧急变线测试。乍看之下和麋鹿测试很相似,都是双移线测试。但是和麋鹿测试有两大不同。
第一,整个测试区域长度达到了125米,比麋鹿测试的61米长了一倍。这意味着测试速度大幅提高,从麋鹿测试常见的60-90 km/h提升到了120-170 km/h,更加考验车子高速下的操控稳定性。
第二,紧急变线测试记录的是前110米的平均速度,而进入桩区的速度。这意味着电动车没办法用超强动能回收来“作弊”了,测试成绩能更加真实地反应车辆实际的底盘素质。
在这个测试里,底盘极限性能优秀的运动型车可以脱颖而出。从紧急变线成绩的榜单(2016年出的)就不难发现,排在榜单头部位置的,能跑到160km/h往上的,都是些那些运动性能拉满的硬核狠车;跑到140km/h往上的,在运动性能方面也是有所建树;像汉兰达125km/h,腾势N8L的120km/h,都是家用车的范畴内。
所以我说紧急变线这个测试,是比较好能反映出车辆高速操控性能。希望厂家们少整些非标的整活测试,就卷这个ISO 3888-1这个紧急变线就行了。有标准可依,还能横向对比。真能把紧急变线这成绩搞上去,底盘就是做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