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李显龙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表示,据预测,印度经济终有一天会赶上

古凌零 2025-11-03 19:17:29

10月28日,李显龙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表示,据预测,印度经济终有一天会赶上中国,甚至超越中国,这是因为印度经济还很年轻,而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萎缩。 2025年10月28日,李显龙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谈区域贸易和中国全球角色,顺带提到中印对比。 根据预测,印度经济有后劲,因为人口结构年轻,中位数年龄才28岁,劳动力多,能撑长期增长。中国的中位数年龄39岁,劳动力人口开始下滑,经济进入成熟期,增速放缓。 他不是说中国完蛋,而是指出印度有机会追赶,甚至超车。但他也强调,这取决于印度能不能抓住机会,搞好发展。 李显龙不久前多次评论亚洲经济,认可中国韧性强,有完整产业链和政策调控能力。但这次重点放印度人口红利上。 印度现在人口14亿多,年轻人占比高,消费和劳动力市场潜力大。软件和服务业是亮点,班加罗尔成硅谷分部,吸引谷歌、微软投资。 印度经济增速近几年保持6-7%,高于全球平均。政府推数字印度计划,手机支付和电商普及快,农村也开始上网买东西。 制造业也在起,手机组装厂越来越多,苹果部分生产线移过去。外资看好印度市场,因为供应链多元化需求,中国加一策略让印度受益。 但印度想超过中国,没那么简单。基础设施更是硬伤,路网电力通信都跟不上。很多工厂电力不稳,得自备发电机,成本高。营商环境复杂,土地劳动税收政策变来变去,外资进门难。 尽管莫迪政府改革,简化审批,但基层执行慢,腐败问题时有耳闻。社会不平等严重,贫富差距大,底层教育医疗差,影响劳动力素质。 种族宗教矛盾多,偶尔闹事,影响稳定。制造业占比低,才15%左右,远不如中国30%。印度出口多靠服务,制造业弱,抗风险差。全球产业链地位低端,主做加工组装,技术积累慢,品牌少。 中国经济体量大,GDP是印度的五3倍,人均也高。产业链齐全,从原料到成品一气呵成,效率高。消费内需强,14亿人升级消费,电商文旅健康产业火爆。 政策稳,政府调控经验足,五中全会规划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开放度高,吸引外资,港口物流发达。尽管增速从高速转中高速,但底子厚,创新多,高铁新能源领先。 人口老化是挑战,但中国推延迟退休和生育政策应对。经济韧性强,疫情后恢复快。 李显龙的观点平衡,他说两国路径不同,印度年轻有活力,中国成熟有优势。有竞争力在,但合作空间大。印度要超过中国,得维持几十年高增长,这现实中很难。 规模差距大,印度需克服结构性问题。从全球看,印度制造业弱,易受冲击。中国已占供应链高端,印度低端。 中印作为亚洲巨头,竞争推动进步。印度专注内部改革,提升公平,中国巩固优势,扩大开放。亚洲繁荣靠合作,不是零和。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一曲凤求凰

一曲凤求凰

2
2025-11-03 19:41

我相信的 再过一百年印度人口暴涨十倍二十倍 然后继续出口尸体就能发家致富

猜你喜欢

古凌零

古凌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