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的基本国情是不同的,俄罗斯不缺粮食,不缺能源,关起门来是可以过日子的,而且它

薛彤作琴 2025-11-03 15:33:36

中俄的基本国情是不同的,俄罗斯不缺粮食,不缺能源,关起门来是可以过日子的,而且它的经济一直一般,普通民众对此没有太大的期待;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早已经远离了科技创新的前沿,也早已经远离了一流国家的竞争,其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比苏联时期还严重,所以麦凯恩生前说:俄罗斯是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 聊起俄罗斯的国情,首先得提它那老天爷赏饭吃的资源家底。粮食方面,即便 2024 年遭遇 27 各地区 34 次气候紧急状态,俄罗斯粮食总产量仍达 1.259 亿吨,其中小麦 8260 万吨。 在全球小麦市场,它常年占据 20% 以上的份额,2024/2025 年度更是以 4400 万吨出口量稳坐全球第一,全球每出口四分之一的小麦都来自俄罗斯,108 各国家常年采购其粮食,从埃及到越南的需求清单里都少不了俄罗斯小麦的身影。这种产能让俄罗斯完全不用发愁粮食自给,甚至能通过出口创收。 能源领域的优势更突出,俄罗斯的石油储量占全球 12%,天然气储量占比高达 23.7%,光西伯利亚的油田就支撑其多年稳居世界前三产油国行列。 苏联时期石油出口曾占外汇收入的 80%,而现在这一依赖度有增无减,能源出口贡献了联邦预算的 40% 以上,这种经济结构让美国前参议员麦凯恩在 2014 年就直言 “俄罗斯是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 即便国际油价波动剧烈,2022 年油价上涨时俄罗斯 GDP 冲到 2.29 万亿美元,2023 年油价回落又跌至 2.07 万亿美元,这种强关联性恰恰印证了能源对其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这种资源禀赋造就了俄罗斯 “关起门能过日子” 的底气,但也让经济发展陷入了瓶颈。自 2018 年以来,俄罗斯 GDP 始终在 1.5 万亿到 2.3 万亿美元之间波动,从未突破更高量级。 对普通民众来说,这种平缓甚至偶有下滑的经济态势早已习惯,不像其他新兴经济体那样有强烈的增长期待,社会对经济增速的容忍度也相对更高。 真正让俄罗斯与一流国家拉开差距的是科技创新的掉队。要知道苏联时期曾是核物理黄金时代的领跑者,加加林更是首个进入太空的人类,但苏联解体后,这一切荣光逐渐褪色。 在当下关键的人工智能赛道,俄罗斯的差距尤为明显,其最强大的加里宁数据中心容量仅 48 兆瓦,不及美国同类设施的十分之一。由于先进 GPU 获取受限,自研超级计算机停留在 2021 年前的技术水平,在世界 TOP500 榜单中仅与印度、沙特相当。 更致命的是人才流失与科研体系僵化。俄罗斯每年在数学和编程奥赛中不乏尖子生,但这些人才大多流向欧美,OpenAI、DeepMind 等企业里随处可见俄裔科学家,却鲜有回流本土的案例。 2019 年俄政府推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誓言五年内成为 “国际领导者”,但六年过去,因投入不足和体制问题,连基础的算力设施都难以保障,更别提构建完整 AI 生态了。 在无人机集群、智能指挥系统等现代军事科技领域,俄罗斯已明显落后于中美,俄乌战争中双方的技术代差就是直接体现。 这种状况下,俄罗斯自然远离了一流国家的竞争。苏联时期虽依赖能源,但尚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支撑,而现在除了能源和军事工业,其他产业竞争力薄弱。 汽车、电子等民用工业长期依赖进口,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不足 10%,科技创新的断层让经济缺乏新增长点,只能更依赖能源出口这根 “救命稻草”。 麦凯恩的论断或许尖锐,却点出了俄罗斯经济结构的核心问题。丰富的粮食和能源让其无生存之虞,但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科技创新的滞后,使其难以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返前沿,这种国情与中国的发展路径形成了鲜明对比。 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2024/2025 年度俄罗斯粮食出口领先,中国进入其部分品种前五大进口国》

0 阅读:37
薛彤作琴

薛彤作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