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中国刚刚宣布购买美国18万吨大豆,后脚巴西大豆就主动降价了,据报道,10月2

迎丝的趣事 2025-11-03 11:57:17

前脚中国刚刚宣布购买美国18万吨大豆,后脚巴西大豆就主动降价了,据报道,10月28日,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大豆现货日跌1.14%。 别看这18万吨大豆只够中国市场塞牙缝——毕竟咱们一年要进口上亿吨大豆,这点量连零头的零头都算不上——可在全球大豆贸易的棋盘上,这就是颗精准落下的棋子,直接戳中了巴西人的命门。要弄明白这波降价的门道,得先说说巴西人之前是怎么把自己架到高位上的。 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比高达80%,总量足足6964万吨,9月份更夸张,巴西出口的大豆里93%都运到了中国。这种近乎垄断的供应关系,让不少巴西出口商飘了,觉得“中国离了巴西大豆就玩不转”,开始漫天要价。 从年初的360美元/吨一路涨到10月的650美元/吨,短短几个月涨幅近80%,帕拉纳瓜港的报价甚至比芝加哥期货市场高出3美元一蒲式耳,比美国大豆贵出整整1美元。他们算准了巴西旧季大豆库存见底,新季大豆要等到明年1月底才能装船,青黄不接的空档期里,中国只能任人宰割。 可他们忘了,中国这些年早把“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刻进了骨子里。从2018年就开始布局多元化进口,阿根廷、乌拉圭、俄罗斯全都是备选方案。2025年9月阿根廷刚把大豆出口税降到零,中国企业48小时内就签下130万-300万吨大单,还吞下了乌拉圭近30%的出口量。 更别提中储粮手里还攥着4500万吨大豆储备,足够全国吃三个多月,10月份刚拍卖完4万多吨陈豆,11月还计划追加投放进口储备豆。所以面对巴西的高价,中国买家干脆集体按下暂停键,取消了800万吨新订单,圣保罗港和桑托斯港一下子堆了200万吨大豆卖不出去,每天光滞港费就得烧120万美元,库存周期拉长到6.8个月,豆子都快放坏了。 就在巴西人焦头烂额的时候,中粮集团10月29日敲定的这18万吨美国大豆订单,简直是精准递上的“清醒剂”。这订单虽小,信号却辣得刺眼——中国不是没的选,美国大豆正等着补位呢。 要知道美国大豆库存当时有4200万吨,价格稳定在10.1美元/蒲式耳,12月船期的美西大豆到岸完税价才3936元/吨,比巴西的4042元/吨便宜了100多块钱。 更关键的是,美国豆农早盼着中国订单救急,自从2025年5月中国暂停采购后,不少美国粮仓都堆得快爆裂了,连财政部长贝森特这北达科他州的种植户都公开喊“疼”。中国这时候出手,既给了美国农业台阶,更给巴西上了生动一课:想靠垄断赚暴利?门都没有。 巴西市场的反应快得像按了快进键。10月28日马托格罗索州大豆现货先跌1.14%,这个州可是巴西大豆主产区,新季播种都完成60.05%了,供应充裕的信号本来就让卖家没底气。 紧接着全球最大粮商邦吉带头把报价下调18美元/吨,这波操作再正常不过——要知道邦吉刚收购蔚特,手里攥着巴西70%到80%的大豆出口贸易份额,要是不先降价稳住中国买家,堆在港口的豆子只能烂掉。他们心里门儿清,中国这18万吨只是“试水”,要是巴西不回头,接下来可能就是上千万吨的订单流向美国。 其实巴西的降价早有伏笔。之前他们仗着物流成本涨18%、主产区降雨积水等理由涨价,可这些都撑不起近80%的涨幅,说白了就是借着中国采购集中的机会投机牟利。 现在中国亮明替代选项,他们才慌了神——毕竟2025年巴西大豆出口总量预计能到1.1亿吨,近80%都要靠中国消化,真丢了中国市场,再高的报价都是空谈。 更要命的是,明年2月南美大豆集中上市后,巴西到岸价本来就要跌到3726元/吨,现在不主动降价,等新豆上市更没议价权了。 说穿了,这18万吨大豆就是块“试金石”,试出了全球大豆贸易的话语权到底在谁手里。不是看谁产量高,而是看谁选择多。 中国一边握着4500万吨储备,一边打通了阿根廷、俄罗斯等供应渠道,甚至还在研发杂粕替代技术,计划把饲料里的豆粕占比从15.3%压降到12%,每年能省1800万吨大豆。 有这些底气在,别说18万吨,就算只买1万吨美国大豆,巴西也得掂量掂量后果。邦吉带头降价不过是看透了这点,与其等订单跑光,不如主动认怂保住市场份额。 毕竟在绝对的买家优势面前,供应方的“傲娇”从来都撑不了多久,这波降价与其说是让步,不如说是巴西出口商终于认清了现实。

0 阅读:30
迎丝的趣事

迎丝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