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堵枪眼是骗人的!”“都没黄继光这个人!”几年前,战斗英雄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景铄看科技 2025-11-03 10:58:26

“黄继光堵枪眼是骗人的!”“都没黄继光这个人!”几年前,战斗英雄黄继光的英雄事迹遭到网友质疑,一位老人却站了出来打抱不平…… 黄继光堵枪眼的壮举,发生在1952年10月的上甘岭战役中,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当时志愿军要攻占敌方的制高点,敌军火力点封锁了前进道路,部队多次冲锋被打退。在关键时刻,黄继光所在的连队接到任务继续冲击敌阵。   为了掩护战友,他冲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为部队赢得了宝贵的突破时间。   然而,这样一个英雄行为,在互联网舆论场中却遭遇了嘲讽与质疑。有人说“堵枪眼是物理上不可能的”,有人质疑“有没有黄继光这个人”,更有甚者拿这种说法当成调侃段子传播。   在这些声音背后,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无知,更是对英雄精神的漠视。如果说信息时代让我们拥有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那么同样也带来了真假难辨的混淆。   黄继光不是一个抽象符号,他出生在四川中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随部队入朝作战。   上甘岭战役中他的英勇牺牲,是有战友目击,有战地记录,有战后表彰。他被追认为“特级英雄”,他的名字被刻在烈士纪念碑上,也活在亲历者的记忆中。   王清珍就是其中一位,她是黄继光所在部队的随军护士,亲眼见证了那场战斗,亲手处理过黄继光的遗体。   当网络上有人说“黄继光根本不存在”的时候,王清珍站出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英雄正名。她的态度没有激烈的语言,只有平静的陈述。但正是这种朴素的证词,比任何高声辩驳都更有力量。   讽刺英雄容易,成为英雄却太难。网络时代的自由发言,不等于可以无底线地消解一切公共记忆。尤其是那些承载着民族尊严、国家认同的历史瞬间。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之所以铭刻在人们心中,不是因为宣传机器的运转,而是因为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普通人,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尊严。   当王清珍站出来澄清事实的时候,她并没有想要争论谁对谁错,她只是希望后辈能够记得,那个在上甘岭用身体堵住枪眼的年轻人,真实存在过。   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甚至没有完整的遗物,但他的名字,和他的行动,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有时候我们会遗憾,为什么年轻人对历史越来越陌生,但当我们回头看看这些被戏谑的英烈,也许就能明白,这不是遗忘,而是有人在有意引导淡化。   而面对这样的趋势,我们不能沉默,更不能退让。真正的尊重,不是把名字挂在墙上,而是当质疑出现时,能有人挺身而出。   王清珍挺身而出,不是为了荣耀,不是为了争论,而是为了让那个用身体堵住枪眼的年轻人,被人记住。这就够了。 素材来源:她曾整理黄继光烈士遗体,三天三夜后,大家肃立敬礼…… 环球网 2021-12-27 14:03环球网官方账号

0 阅读:61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