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主播:大部分人不喜欢中国人。中国主播的回答让他哑口无言,网友说:韩国人只是不

烟雨评社 2025-11-03 10:53:23

韩国主播:大部分人不喜欢中国人。中国主播的回答让他哑口无言,网友说:韩国人只是不喜欢中国人,但是中国人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感觉韩国的存在。 韩国主播敢这么说,并非空穴来风。斯洛伐克智库 CEIAS 去年的民调显示,81% 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 “负面” 或 “非常负面” 的态度,这个比例在 56 个调查对象国里排第一,比 2015 年皮尤研究中心调查的 37% 翻了一倍多。 更值得注意的是年龄差异,首尔市立大学的调查显示,20 多岁的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只有 2.14 分(满分 5 分),甚至低于对日本的好感度,自称 “进步” 的年轻人 “厌华” 情绪更强烈。这些数据成了不少韩国人笃定 “本国人不喜欢中国人” 的依据。 但中国主播的反问戳中了关键:“你说的‘不喜欢’,真的是对普通中国人的感受吗?” 这话背后藏着更复杂的现实。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詹德斌教授的研究指出,韩国民间对华认知里最核心的是 “视中国为威胁”,这种心态从 2008 年到 2022 年持续发酵,认为 “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构成威胁” 的比例从 14.6% 飙升到 44%。 可这种认知很多来自片面宣传,比如韩国媒体常年炒作 “中国沙尘暴影响韩国空气质量”,甚至写进中小学教材,却很少提蒙古高原才是沙尘发源地;炒作 “中国泡菜质量问题”,却回避了很多所谓 “中国产泡菜” 其实是韩国企业在华设厂生产的事实。 中国主播进一步提到的经贸数据,更让韩国主播哑口无言。韩国副总理秋庆镐最近承认,韩国对华贸易大规模顺差的时代已经落幕,而实际上韩国有 1800 多种商品特别依赖中国,镁、氯化钙这些关键物资的依赖度甚至超过 90%。 2020 年韩国 GDP 规模只相当于中国的 1/9,和广东省差不多,这种实力对比的结构性变化,让一些韩国人陷入了身份焦虑,却把这种焦虑转化为对中国的负面情绪。 网友那句 “中国人脑海里根本没感觉韩国存在” 的说法,其实是对认知权重差异的直白表达。环球网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对韩国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具体议题上,49.9% 的人反感 “韩式历史观”,24.4% 在意 “韩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但在日常生活中,韩国并非占据核心注意力的对象。 反观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 2020 年的民调,66.3% 的韩国人认为 “中国的发展对韩国造成负面影响”,这种高度关注带来的敏感,和中国这边的 “低敏感度” 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意思的是,两国民间的实际互动远没到 “对立” 的程度。2022 年底的调查显示,35.9% 的韩国受访者最爱看中国宫斗题材作品;2025 年初的企业调查里,42.6% 的中国企业和 43.8% 的韩国企业都想加强供应链合作。 2015 年环球舆情的调查更直接,中国受访者给韩国人打了 5.9 分,韩国受访者给中国人打了 5.7 分,当时韩国人还更看好中韩经济合作前景。 现在再看这场争议,就能明白核心不是 “喜欢与否”,而是认知错位。韩国部分人把对国家实力变化的焦虑,转化为对中国的负面标签;而中国这边,因为关注点更分散,对韩国的 “存在感” 感知本就不强。 韩国东亚研究所禹守根所长说得中肯,81% 的 “厌华” 民调采样太小,不能代表全部,但这种偏差确实值得警醒。毕竟,从 1992 年建交到现在,中韩 31 年的合作基础,不该被片面的认知鸿沟所消耗。 中国人没把韩国当回事,是自信的表现;韩国人对中国“过度敏感”,则是身份焦虑的写照,世界很大,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位置,但并不是谁都能被别人记得。 信源:中华网

0 阅读:42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