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黄芊芊突然宣布了,她不会为美国企业工作,而且已经两次拒绝了海外高薪和深造邀请。 江西普通家庭走出的姑娘,17岁叩开北大校门,一头扎进微电子领域就没挪过窝,眼里只有芯片这一件事。在同窗纷纷涌向海外追逐高薪时,她斩钉截铁一句“我是中国人,不为美国做事”,把根深深扎在了祖国的科研土壤里。 30岁手握70多项专利,入选全球仅三人的IEEE青年成就奖,成为亚洲唯一入选者,这份成绩单足以让世界瞩目。2020年美国收紧芯片出口管制,材料设备处处受限,她带着团队与华为并肩作战,用双芯片叠加方案绕开光刻机瓶颈,硬生生给国产芯片撕开了一条生路。 都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永远有国籍。黄芊芊的选择,不是放弃更好的机会,而是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需求绑在了一起。比起光鲜的头衔和丰厚的待遇,她更懂“芯片自主”四个字背后的重量,这种清醒和坚定,才是当代青年最该追的星。 你觉得科研工作者最珍贵的品质是什么?是坚守初心还是敢于突破?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