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已经滚到38万亿了,为啥还没暴雷?说白了,美债已经出事了,只不过美国短时间内不会轻易倒下。美国现在的情况有点像温水煮青蛙,虽然水温在慢慢升高,但还能勉强适应。 这数听着就吓人吧?平均到每个美国人头上,一人得扛十一万多美金的债。可你看美国跟没事人似的,照样发新债还旧债,其实全靠全球还没彻底对它失去那点可怜的信任撑着,说穿了就是钻了全球金融的空子。 先说说美国的家底有多虚。2024财年的时候,美国光还国债利息就花了1万亿美金,比军费都多,在联邦预算里就排第二,仅次于社会保障支出。算下来一天光还利息就得30亿,这钱够一个中等国家花一整年了。 更要命的是,未来十年这利息还得涨到14万亿美元,比搞研发、修基建、办教育的钱加起来都多。可美国政府还在疯狂发债,2025年10月国债刚破38万亿,两个月前才刚到37万亿,涨速是2000年以来的两倍。 这就跟你欠了一屁股高利贷,每天光还利息就压得喘不过气,结果还在接着借钱一个样。那美国凭啥这么横?答案就一个:美元霸权。全球做买卖,差不多一半都用美元;各国央行手里的外汇储备,美元虽说降到56.32%了,但还是老大。 说白了就是全世界都得用美元办事,手里的美元没地方花,只能买美债,哪怕知道这是个坑,也得硬着头皮跳。就像你家楼下小卖部只收一种奇怪的代金券,你明知道这券可能越来越不值钱,也得捏着鼻子用。 更绝的是美国还能自己印钱买自己的债。美联储去年偷偷换了个玩法,把到期的房贷相关证券换成短期国债,直接从市场上接了1万亿美元的新债。这就是左手倒右手,用新借条还旧借条。这种操作虽说能解燃眉之急,可把风险全甩给了全球金融体系,跟你找邻居借钱还银行一个道理,暂时没人追债了,但欠邻居的钱早晚得还,利息还更高。 不过温水煮青蛙,总有煮不下去的时候。现在全球都在慢慢不用美元了,2025年二季度,各国央行手里的黄金储备第一次超过了官方持有的美债,达到3.86万亿美元。连印度、巴西这些新兴市场国家,都开始用自己国家的货币做贸易,不再全靠美元了。这就像你身边的朋友都开始拒绝你的代金券,改用别的货币交易,你的代金券自然就越来越不值钱。 美国国内的问题也不少。政府停摆、两党互相拆台都成家常便饭了。2025年10月国债刚破38万亿的时候,美国政府还在停摆,连最基本的财政决策都做不了。这种政治上的窝里斗,让投资者越来越没信心,穆迪、标普、惠誉这三大评级机构都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警告说这债务根本撑不下去。就像你开了家公司,老板和高管天天吵架,员工人心惶惶,客户自然就不愿意跟你做生意了。 最危险的是美国经济的“抵抗力”越来越差。过去几十年,美国靠科技革命、升级产业,一次次把债务危机扛过去了,可现在这些好处都快没了。制造业空心化、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生产效率也不涨了,美国经济越来越脆弱。 2025年10月高盛就警告,要是地缘冲突把油价推高了,或者经济热得过头,1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可能会突破5%,到时候直接就会引发市场恐慌。这就跟一个病人似的,以前生个病吃片药就好,现在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一堆并发症。 其实美债这颗雷早晚得爆,就是时间问题。全球对美元的信任,就像一张被揉皱的纸,就算摊平了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等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减持美债,美联储再也印不出足够的美元稳住市场信心,利息支出彻底压垮美国财政的时候,这个全球最大的金融泡沫就会彻底破掉。到那时候,美国就得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靠借钱过日子的时代,是真的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