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工智能推动了能源产业的繁荣,但大型石油公司仍处境艰难,这传递什么讯号?

睿诚评世界 2025-11-02 16:59:53

尽管人工智能推动了能源产业的繁荣,但大型石油公司仍处境艰难,这传递什么讯号? 人工智能似乎已成为推动所有能源产业发展的潮流。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和私营企业都采取了“全面发力”的能源获取策略——即便清洁能源的承诺可能会受到影响——以确保在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时期实现能源安全。世界各国政府正在批准新的项目,以尽可能快地提高能源产量,试图在即将到来的能源短缺问题之前占据先机,而科技巨头们则在押注成熟的以及尚未成熟的能源技术。然而,尽管人工智能热潮正在推动从地热能到核聚变等各类能源来源的投资增长,但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来源却未能享受到似乎正流入其他所有领域的资金洪流之中。 或者说,由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资金流入大型石油公司的账户中,其数额根本不足以抵消该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巨大阻力。尽管美国有着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且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在不断增加,但《经济学人》报道称“该行业的情况出奇地艰难”。即便能源需求预测大幅增长,石油需求依然疲软,全球石油生产商正稳步积累严重的石油过剩局面,且没有缓解的迹象。 本月早些时候,国际能源署上调了对明年石油过剩情况的预测,预计 2026 年的石油供应将出现创纪录的过剩。根据该机构的官方预测,全球石油供应量将超过需求量近 400 万桶/日,这有可能打破历史上年度石油供应过剩量的最大纪录。 自这一上调预测公布以来,石油公司的表现一直不尽人意。《经济学人》报道:“从去年年初开始,美国大型企业指数(包括股息在内)的总回报率为 46%。”“相比之下,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包括像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这样的巨头)的回报率仅为 14%。” 与此同时,似乎其他所有的能源领域都发展得如火如荼。资金正以惊人的速度涌入核能初创企业,以至于有人开始担忧这可能形成泡沫。去年,对先进核能公司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总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据标普全球公司称,“超过了过去 15 年总和的交易价值”。 即便是目前尚未以商业可行形式存在的核聚变技术,也正因人工智能技术的热潮而获得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资金支持。萨姆·奥尔特曼是 OpenAl(ChatGPT 所属公司,也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具代表性的领军企业之一)的创始人,也是全球核聚变技术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投资者之一。他个人已向核聚变初创企业投入了数亿美元,并领导了全球最热门的潜在核聚变“独角兽”企业之一——奥克洛( Oklo )。据欧盟公司“融合能源”报告称,该领域的总融资额从 2020 年的 17 亿美元飙升至 2025 年 9 月的 150 亿美元。这得益于他对该技术独特能力(即满足未来人工智能能源需求的能力)的高度信心。 与此同时,地热能市场正从小众领域走向主流能源投资组合。2023 年,全球地热能市场价值达 74 亿美元。预计到 2032 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 125.1 亿美元。随着大型科技公司对基荷清洁能源表现出浓厚兴趣,投资资金正在不断涌入。Meta 和 Alphabet等越来越多的硅谷企业正与地热初创企业合作。今年早些时候,地热公司 Sage Geosystems 的首席执行官辛迪·塔夫告诉《国会山报》:“这将是地热能的十年。” 尽管即便是最为边缘化和新兴的能源形式也因人工智能热潮而实现飞跃式发展,但大型石油公司却难以从这一“意外之财”中获益。即便伍德麦肯兹公司将石油峰值预测时间推迟至 2032 年,各大石油巨头们也选择裁员并发放股息,而非将资金用于扩大投资。《经济学人》称这一举措“无疑表明西方石油业人士对行业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失望。”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睿诚评世界

睿诚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