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正式宣布! ​​10月31日路透社刚报道,荷兰正式启动2025年光刻机出口新

星星海 2025-11-02 07:51:59

荷兰正式宣布! ​​10月31日路透社刚报道,荷兰正式启动2025年光刻机出口新规,不光直接禁了ASML向咱们出口DUV设备,管制范围还又扩大了,连敏感领域的新合作都一刀切禁止。 这纸禁令就像深秋的寒雨,把全球半导体产业浇得透心凉。ASML那些价值上亿的光刻机,曾经畅通无阻地驶向中国港口,如今却被政治铁幕牢牢锁在欧洲海岸。芯片战争的硝烟,终于蔓延到了最核心的制造环节。 荷兰人的抉择透着太多无奈。明明知道中国市场占据ASML全年营收的三成,2023年足足贡献了63亿欧元,却不得不在大国博弈中忍痛割爱。生意人与政治家的较量,终究是后者占了上风。 美国商务部的官员七月才走访海牙,十月新规就火速落地。这套组合拳打得又快又狠,连缓冲期都没留多少。明眼人都看得出,所谓“自主决定”背后,是跨大西洋联盟的强力施压。 被禁运的DUV光刻机虽不是最顶尖的EUV,却是构建成熟制程的基石。就像造房子,没了这些设备,28纳米以下的芯片产线都要受影响。全球产业链的裂缝,正从最精密处开始蔓延。 不过ASML这位光刻巨人也没坐以待毙。维修服务照常开展,技术支持仍在继续,旧机器还能正常维护。这些藏在禁令缝隙里的活路,彰显着企业的生存智慧。 中国这边的反应出奇冷静。上海微电子的SSA600系列已经交付使用,虽然精度稍逊一筹,但解决的是“有没有”的燃眉之急。深圳那家芯片厂的故事特别动人——产能降了15%,生产线却从未停转。 最让西方头疼的,恐怕是即将到来的稀土反制。从十二月起,那些制造光刻机电机不可或缺的稀土材料,出口门槛将大幅提高。每台机器超过十公斤的稀土用量,突然成了谈判桌上最重的筹码。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已经显露端倪。对中国销售下滑12%的数字背后,是无数芯片工厂重新调整的供应链。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剧情,在全球化时代总是不断重演。 回想这些年的科技突围,总让人心潮澎湃。当年EDA软件被卡脖子,如今国产工具链已然成型;如今光刻机遭封锁,明天的突破或许就在眼前。封锁线反而成了最好的练兵场。 彼得·温宁克那句“新规不影响2025年业绩”,听着更像自我安慰。失去全球最大市场的神话,光刻巨头也要面对现实。股市的波动早已说明一切。 中国工程师们正在点亮无数实验室的灯火。从薄膜沉积到量测设备,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这些名字越来越响亮。虽然全球市场份额才占3.2%,但谁不是从零开始? 这场科技博弈教会我们最深刻的道理: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就像那家深圳芯片厂老板说的,“性能差点,总比等着强”。朴实的话语里,藏着中国制造最硬的骨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星星海

星星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