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相斯霍夫终于下台了!好多人一听这消息,心里那叫一个痛快。可痛快劲儿一过,大家又犯嘀咕了:他拍拍屁股走人,之前硬抢中国安世半导体的烂摊子,难道就这么算了? 2024年9月30号,斯霍夫搬出1952年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冻结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解职中国籍CEO,还将闻泰科技99%股权强制托管,仅象征性留1股。整个裁决过程仅48小时,法院没要实质证据,也没通知中方,这和强盗抢东西有啥区别? 斯霍夫这么做,背后是美国在捣鬼。9月29号,美国宣布新规定,把中资控股海外子公司纳入制裁范围,还明确要求安世换中国籍CEO。荷兰24小时内就响应,这明显是在给美国递投名状,想抱美国大腿。可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合法权益,还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搅得一团糟。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汽车功率半导体领域地位举足轻重。2023年营收达30亿欧元,在荷兰埃因霍温有工厂,雇了上千当地员工。 其产品全球超30%汽车品牌使用,一年出货量超1100亿颗,平均每秒约3500颗芯片被装进电子设备,90%产品符合车规级标准,是汽车行业可靠性最高保证。如今每辆新能源汽车,从电池管理系统到智能域控制器,到处都有安世芯片,它早已嵌入全球汽车产业链核心位置。 斯霍夫下台后,荷兰政府还想抹黑中国产芯片质量,被安世中国直接怼回去,称所有产品都符合国际标准。安世中国反应迅速,马上宣布独立运营,切断和总部系统连接,改用人民币结算,重新开始供货。 欧洲汽车企业为了继续生产,只能绕过荷兰总部,直接和安世中国签新供应协议。荷兰接手的其实是个空壳子,设计团队虽在荷兰,但核心产能和客户关系都在中国。 荷兰这一闹,自己损失惨重。一方面想靠美国找安全感,另一方面却忘了和中国合作的重要性,损害了自身经济利益。欧洲汽车产业更是遭殃,好多汽车制造商面临停产风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跟着倒霉。 从这件事能看出,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利益紧密相连。斯霍夫这种强盗式做法,既伤了中国企业的心,又坏了荷兰自己的名声,还坑了本国人。这就好比在商业合作中,一方为了讨好第三方,不惜损害合作伙伴利益,最终自己也得不到好处。 再看看其他国家,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大多会权衡利弊,选择合作共赢。比如德国,一直重视与中国在汽车等领域的合作,通过技术交流和产业互补,实现了共同发展。而荷兰却在美国怂恿下,做出如此短视行为,实在不明智。 如今,荷兰政府面对中国合理反制和国际社会质疑,只能自食苦果。斯霍夫也因这错误决定,很可能在荷兰历史上留下坏名声。 荷兰政府真该清醒清醒,别再搞地缘政治那一套,尊重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平起平坐好好商量,这才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办法。不然,只会在错误路上越走越远,失去中国这个重要合作伙伴,在国际上也越来越没信誉和影响力。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觉得荷兰这是自作自受,为了美国利益牺牲本国企业;也有人认为荷兰是被美国胁迫,有苦说不出。但不管怎样,合作共赢才是正道,拿市场规则当儿戏,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希望荷兰能早日明白这个道理,做出正确选择。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