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俄罗斯这样的核强国,被北约支持的乌克兰打败,是不可想象的,绝对不会有这种可能。

恰似江楼月 2025-11-02 01:18:02

像俄罗斯这样的核强国,被北约支持的乌克兰打败,是不可想象的,绝对不会有这种可能。乌克兰选择投奔西方,这是主权国家的权利。但它不应该反俄、仇俄,更不应该立法通过“去俄罗斯化”。 说实话,这场俄乌冲突打到现在,2025年10月底了,俄罗斯作为核大国,底气足得让人没法忽略。俄罗斯有完整的核三位一体,陆基洲际导弹、海基潜射导弹,还有战略轰炸机,全都随时能覆盖全球目标。就在上个月底,普京公开宣布测试了“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这玩意儿据说能携带核弹头,航程上万公里,速度快到常规武器追不上。西方媒体报道说,这不光是炫肌肉,还在回应特朗普政府重启核试验的信号。俄罗斯的核武库有6000多枚弹头,维护得还行,远超乌克兰那点常规力量。乌克兰呢?它早把核武器交给国际社会了,1994年的布达佩斯备忘录签得明明白白,换来所谓的安全承诺,结果呢,现在边境炮火连天。北约再怎么援助,送坦克、导弹、无人机,也顶多让乌克兰拖延时间,谈不上翻盘。俄罗斯的核威慑在那儿摆着,谁敢真把事儿闹大?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分析清楚得很,俄罗斯的核力量让任何直接对抗都成高风险游戏,乌克兰靠北约的间接支持,顶多是消耗战,赢不了大局。 乌克兰投向西方,这事儿从主权角度看,没毛病。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了,它有权选路子,靠近欧盟、北约,追求经济一体化和安全伞,这在国际法上站得住脚。欧盟协定签了,北约峰会也表态欢迎。但问题出在执行上,乌克兰政府一头扎进西方阵营,就开始搞反俄那一套,这就踩线了。仇俄情绪高涨,立法禁俄语媒体、改地名、拆苏联纪念碑,这些操作直接伤了国内一半说俄语的人。2019年的语言法把乌克兰语定成唯一官方语言,教育、广播全得用它,东部顿巴斯那些俄裔居民,工厂里聊天还得切换频道,学校课本全换,孩子适应起来多费劲。最新数据,2022年入侵后,乌克兰家庭里俄语使用率从46%掉到30%,南部城市从42%降到24%,这变化快得像过山车。欧洲观察站的报告说,这政策本意是建国家认同,但实际加剧了分裂,东部人觉得被边缘化,亲俄势力借机抬头。俄罗斯占领区反过来更狠,从2025年9月起,学校禁乌克兰语教育,强制俄语教学,这也暴露了双方的文化战本质。乌克兰不该走这条极端路,剥夺少数族群表达权,只会让国家裂痕更大,战争火上浇油。 北约东扩这根刺,得从历史说起。1990年代,冷战刚结束,西方领导人对戈尔巴乔夫口头承诺“不东扩”,贝克、科尔那些人当时拍胸脯保证,北约不会越过东德边界。但1999年,波兰、匈牙利、捷克就加入了,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跟上,联盟边界直逼俄罗斯家门口。俄罗斯人看这事儿,觉得是战略包围,缓冲区没了,安全空间被挤压。克里姆林宫的地图上,北约基地从500公里推进到100公里内,导弹部署、联合演习,黑海里舰艇晃荡,这谁受得了?国家安全档案馆解密文件显示,早年承诺虽没白纸黑字,但口头保障被抛一边,俄罗斯从那时起就警铃大作。2008年布加勒斯特峰会,北约明说乌克兰、格鲁吉亚将来入盟,这直接戳中莫斯科痛点。俄罗斯的回应是克里米亚行动和顿巴斯支持,逻辑简单:不让北约卡脖子。国际事务评论说,东扩本是防御性,但对俄罗斯来说,就是进攻信号,乌克兰危机就是积累的爆发。乌克兰选西方没错,但忽略邻居底线,酿成大祸。 现在看战争走势,北约的算盘打得啪啪响,但现实骨感。2025年10月,俄罗斯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推进猛,乌克兰部队人力短缺,ISW报告说,俄军集中1.1万兵力,渗透和无人机打击让乌克兰补给线吃紧。四周内,俄罗斯多拿了154平方英里地,比上月多8平方英里,战线稳稳推东。乌克兰的反击在扎波罗热和哈尔科夫有起色,但整体被动,能源设施被俄无人机炸,10月30日又死7人,包括小孩。泽连斯基天天求援,上周去华盛顿推油气制裁全覆盖,还要远程导弹,欧盟也跟进新制裁包。

0 阅读:26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