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A股重要看点:wq讲话信息量巨大!2板块将成11月新主线!
在今早《A股重磅资金报告:央行、证监会都有大动作!11月的行情稳了!》一文中,林哥和大家聊到了本周A股市场冲高回落,周四、周五连续中阴杀跌,但市场亏钱效应并不明显的根本原因——三大主力资金中,对市场整体走势影响最大的被动基金有明显压盘动作,但游资和主动基金却在悄悄加仓!
本周末,国内外消息面大事不少。国内方面,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要加力实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制度;与此同时,国产创新药“出海”进程明显提速,多起重量级BD(授权合作)交易接连落地。国外方面,美股“科技七巨头”中的谷歌、Meta、微软、亚马逊和苹果陆续披露最新财报,全都明确表示将增加资本支出!此外,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注:原文“贝森特”应为“耶伦”)也提到,中美贸易协定最早可能于下周签署。
这些消息无疑会对下周A股市场产生直接影响。那么,哪些板块有望成为下周A股的核心主线热点呢?
综合消息面、基本面、资金面和技术面来看,林哥认为下周A股有两条相对明确的主线:一是近期资金激烈博弈的顺周期板块;二是本周五强势崛起的创新药板块。
一、顺周期:原材料价格跳涨+需求旺盛,锂电池领衔大涨!
顺周期是近期A股的核心热点之一。虽然10月之后多个顺周期分支才明显活跃起来,但实际上,自今年6月中央多部委密集出台“反内卷”政策以来,市场对顺周期板块的关注度就已经大幅提升。
林哥观察到,6月政策落地后,碳酸锂和多晶硅价格率先触底反弹。在A股市场,顺周期板块的投资逻辑往往是“股期联动”——商品期货价格上涨,上市公司业绩随之改善,进而推动股价上涨。这正是本轮顺周期行情的主要驱动力。
数据显示,过去几个月,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涨。碳酸锂在9月横盘整理后,10月再度启动,10月10日之后的10个交易日内,期货价格快速上涨10%;自6月以来,累计涨幅已超35%!六氟磷酸锂涨势更猛,国庆长假后短短几周涨幅接近60%,9月15日至今几乎翻倍!
这一轮涨价背后,是供需结构的显著改善:供给端,国内盐湖提锂、锂云母等新增产能释放节奏偏慢;需求端,随着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电池储能正从“配角”变成“主角”,导致储能厂商电芯紧缺,不少锂电池企业已处于满产状态。
光伏领域也类似。多晶硅期货价格自6月24日起一个月内暴涨80%,随后在7月底至10月中旬高位震荡。本周,多晶硅价格再度启动,单周上涨10%,逼近前期高点!受此提振,多家光伏龙头财报数据明显改善。例如,连续8个季度亏损的硅料龙头TCL中环,今年Q3亏损大幅收窄;阳光电源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净利润同比大增56%!
很明显,“反内卷”政策和行业供需改善,共同推动了商品价格反弹,并开始体现在上市公司业绩上。
“困境反转”向来是机构偏爱的投资策略。交易数据显示,6月底至7月初,主力机构曾大幅加仓顺周期板块;但8月至9月因商品涨势放缓,机构暂停加仓;而9月30日起,随着期货价格再度走强,机构又迅速跟进。
以锂电池为例,6、7月机构连续加仓,最后一次大幅买入是8月11日;8月11日至9月30日期间基本没有动作;但9月30日至今,已有15家锂电池相关公司被机构大幅加仓,是除半导体外机构买入最多的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锂电池板块不仅有机构加仓,游资也大举买入,成为游资本周最青睐的板块。
不过,连续上涨后,本周机构和游资开始出现分歧,这意味着顺周期内部可能出现分化——只有前排领涨的锂电池,以及机构刚刚开始加仓的光伏,可能继续延续趋势。
技术面上,锂电池本周三、周四连续长阳拉升,已明显偏离5日均线,出现超买,因此周五冲高回落属于正常调整。下周初,如果调整不跌破5日线或10日线,可考虑低吸;若失守10日线,则上行节奏可能放缓,需耐心等待20日线或30日线附近再择机介入。
光伏方面,主力刚刚进场,下周初回调幅度预计不会太大。只要低开后在5日线附近获得支撑,大概率能快速反弹。
二、创新药:四季度BD加速落地,机构大幅回流!
过去几年,医药股一直不受投资者待见,尤其是主力机构,几乎很少加仓。但今年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国产创新药“出海”提速,龙头企业开始兑现业绩,行业基本面逻辑正在重塑。
有业内机构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的BD交易总额已超去年全年,其中单笔超10亿美元的大额交易就有16笔!这意味着,2024年很可能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的“爆发元年”。
正因如此,今年二季度创新药板块曾走出一波强势上涨行情。8月之后进入高位震荡,直到本周五再次放量大涨。
推动周五大涨的,不仅有基本面改善,还有密集的利好消息:
1. 近期,翰森制药、普瑞金、维立志博、奥赛康、海和药物等多家公司相继宣布达成BD授权交易,涉及ADC、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及实体瘤稀缺靶点等热门领域,总金额达数十亿美元。
2. 信达生物近日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以12亿美元首付款+10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将三款核心抗癌药推向全球,总交易金额最高达114亿美元。
3. 10月26日至27日,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召开,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医保、商保等多元支付体系完善,中国创新药市场有望从“大国”迈向“强国”。
进入10月,国产创新药BD交易“井喷”,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已进入全球主流梯队,正从“研发驱动”转向“商业化+全球化”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主力机构开始回流创新药板块,尤其是本周五出现明显加仓。
根据林哥今早文章的统计,10月13日起,机构已开始有序回流,但规模不大;直到本周五,才出现“暴力加仓”——10月13日至今,创新药板块有8家公司被机构大幅买入,其中6家是在本周五集中加仓的。
换句话说,本周五的大涨,很可能是机构的“成本线”。短期内,板块很难跌破这一位置。
游资方面,虽然买入力度不如机构,但本周也有中度加仓,是所有主线中买入第二多的板块(仅次于锂电池)。
技术面上,创新药自8月以来一直弱于大盘,短期蓄势充分。但考虑到8月前已走完一波大级别上涨,上方仍有不少套牢盘,因此后续可能以“碎步上行”为主,难以出现连续急涨。其走势或可参考机器人板块今年5月后的表现——同样是前期退潮,主力在5月回流,之后震荡上行。
总结:
顺周期与创新药,目前基本面上逻辑清晰,消息面利好不断,资金面也获得机构和游资共同认可,短期内活跃度不会低。
操作上,下周可重点关注:
锂电池:若回调至5日或10日线企稳,可低吸;跌破10日线则观望。
光伏:主力刚进场,回调幅度有限,5日线附近是关键支撑。
创新药:以震荡上行为主,逢低布局,不宜追高。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