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淞沪会战几乎打光了我们所有的精锐!是抗战期间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战,各路

陈砚之 2025-11-01 17:54:32

原来,淞沪会战几乎打光了我们所有的精锐!是抗战期间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战,各路军阀放下隔阂,在民族大义面前 同仇敌忾。 说起淞沪会战,这场仗从1937年8月13日打到11月12日,整整三个月,成了抗日战争里头一场大决战。背景得从七七事变说起,那时候日军已经在华北闹腾,中国政府不想让战火只烧北方,就主动在上海开打,想把日军主力拖住。上海是经济中心,南京的门户,日军在那儿有海军陆战队驻扎,国民政府觉得先下手为强,能打乱日军计划。 结果呢,这仗规模越打越大,中日双方投进去上百万兵力,中国这边动员了70多个师,差不多75万人,日军从本土增兵到30万人左右。蒋介石亲自坐镇指挥,把嫡系精锐全扔进去,像第87师、第88师这些德械部队,本来是他的王牌,结果几乎打光。日军那边,本来以为三个月灭中国,上海这块硬骨头让他们卡住了,计划全乱套。 过程分几个阶段,先是初期进攻。中国军队8月13日先动手,向日军虹口根据地发起攻击,第八十八师带头冲,试图围歼日军海军陆战队。日军靠舰炮和工事顶住,中国空军出动轰炸日舰,出云号中弹,但日军援兵源源不断过来。8月22日,日军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在吴淞、川沙登陆,中国军队赶紧反击,罗店、宝山一线打得火热。第十五集团军陈诚部死守罗店,那地方很快就成废墟。9月初,吴淞、狮子林、宝山相继丢了,宝山守军姚子青营全军覆没,只剩一人逃出。中国军队伤亡大,但还是调整防线,退到闸北、江湾一线,继续阻击。 中后期,日军增兵猛攻。9月下旬,中国军队从市区撤到北站周边,战线拉长40英里。10月,日军总攻,大场镇被150架飞机狂炸,中国军队勉强守住,但蕴藻浜防线被破。10月26日,大场丢了,中国军队退到苏州河南岸,四行仓库留下一营孤军掩护撤退,谢晋元带队坚守四天,成了民族英雄象征。11月初,日军第十军从杭州湾金山卫登陆,绕到中国军队后方,松江、青浦快速沦陷。中国军队右翼暴露,指挥混乱,蒋介石下令撤到吴福线,但部队撤退时日军飞机扫射,损失更大。11月12日,上海全陷落,日军接着扑向南京。 参战部队多,各省力量都来了。中央军嫡系带头,第九集团军张治中部,包括第83师、第88师这些装备好的部队,先期投入。桂军李宗仁、白崇禧部,6万人徒步赶来,战死5万多,敢死队硬拼日军王牌师团。湘军20个师从湖南开拔,几乎全军覆没,军官连长以上全死光。川军装备差,但人数多,损失殆尽。 粤军打三个月,直至上海失守才撤。东北军从华北撤下,没休息就上,西北军、滇军、黔军也倾力支援。黔军虽少,但守兵站和铁路,表现稳。滇军朴实,热情高。东北军牺牲最高将领。这些杂牌军平时有隔阂,但民族危机下,搁置矛盾,共享弹药,交换情报,一起打日军。蒋介石统一指挥,冯玉祥、胡璉这些将领也参与,德国顾问法肯豪森帮忙指导战术。 伤亡统计触目惊心。中国军队伤亡30万以上,阵亡中将1人,师长副师长4人,团长28人,营长44人。中央海军全覆没,6个师付代价大。日军伤亡4万到8万不等,师团伤亡率高,像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每个联队死伤3000多。中国军队装备落后,用人海战术硬扛日军坦克飞机,付出代价巨大。江苏地区平民伤亡也多,苏州、无锡等地灾民成群,南京大屠杀更添30万死伤。会战后期撤退乱,薛岳差点中弹,特务营全牺牲。 影响深远。这仗粉碎日军三月亡华妄想,拖住日军主力,让中国工厂内迁长江上游,支撑长期抗战。国际上,中国军队顽强表现赢得敬重,英国观察家说中国证明了独立决心,日本军威降到三等。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全面,动员全国年轻人训练。日军陷入持久战泥沼,计划破产。但中国损失精锐,后继无力,导致南京快速陷落,江浙富饶地带沦陷。蒋介石决策有争议,先发制人但战略单纯防御,不利。中国空军初期有胜,但后期制空权丢。会战暴露中国军队协调问题,指挥不统一,撤退成溃败。 回头看,这仗是中国人骨气体现。各路军阀平时争地盘,但国家危亡时,放下私怨,齐心抗日。桂军狼兵凶悍,湘军视死如归,川军虽穷但拼,东北军带伤上阵。中央军装备好,但也打光。日军先进武器占优,中国靠血肉顶住。历史证明,这团结精神奠定抗战基础。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