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台湾知名歌手黄安发文称高德地图已实现台湾省全域导航。有台湾用户反映,高德地图在台湾无需切换地区设置,下载后即可使用导航功能,实时路况、红绿灯倒计时显示、 打开手机地图,输入台北到高雄的路线,看着屏幕上清晰的道路标识和跳动的实时路况——这样的场景,放在几年前或许还需要多一步“切换地区”的操作,如今却像在大陆任何一座城市用导航一样自然。黄安的这条发文之所以能引发关注,不只是因为一款APP多了项功能,更因为它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把“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事实,揉进了普通人的日常里。 要知道,导航从来都不只是“找路”那么简单。它背后是一套完整的地理信息体系,小到一条小巷的名字,大到一个省份的行政划分,每一个数据点都在传递着清晰的主权信号。以前有些地图软件在处理台湾地区时,总会有意无意模糊边界,要么把它和其他国家并列,要么在功能上设置壁垒,仿佛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而这次高德地图的操作,恰恰是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不用特殊设置,不用额外操作,台湾省的导航服务和大陆其他省份无缝衔接,这本身就是对“一个中国”原则最直观的技术呼应。 台湾用户的反馈更能说明问题。有人说“终于不用再切换地区,导航时看到‘台湾省’三个字特别亲切”,有人晒出自己用高德导航去台南吃小吃的路线截图。这些细碎的声音里藏着最真实的需求:两岸同胞之间,从来不需要什么“特殊设置”,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旅游经商,大家需要的就是这种无障碍的连接。导航里的每一条路线,连接的不只是两地的距离,更是人心的距离。当台湾的年轻人能用和大陆同龄人一样的方式规划行程,当两岸的司机能看着同一份实时路况避开拥堵,这种日常里的“同频”,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 当然,也有人会说“不就是个导航吗,没必要过度解读”。可真的是过度解读吗?想想看,这些年总有别有用心的势力在试图割裂两岸,一会儿搞“去中国化”,一会儿在地理标识上做手脚,就是想让台湾民众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疏离感”。而高德地图的这次更新,恰恰是用技术手段打破了这种割裂。它告诉所有人:台湾省的道路,和大陆的每一条道路一样,都在祖国的地理版图里;台湾同胞的出行需求,和大陆同胞一样,都该被平等满足。这种基于事实的服务,本身就是对“台独”势力最有力的反驳。 从最早把台湾省的街道名称、地标建筑精准标注在地图上,到如今实现全域导航,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其实都是两岸融合发展的一个个小注脚。它们不像重大政策那样轰轰烈烈,却能悄悄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让“两岸一家亲”从一个概念,变成走在路上能看到的路牌,变成导航里能听到的语音提示。当技术服务于事实,当便利连接起人心,这样的改变,值得被看见,更值得被认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99xxx53
我们的定位更加精准。指那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