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中国这么好,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喜欢我们?很简单,因为我们太贪婪,一开始是

丙灿说 2025-11-01 16:04:44

既然中国这么好,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喜欢我们?很简单,因为我们太贪婪,一开始是想吃饱饭,吃饱以后又想着吃好、吃营养、吃健康。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过去我们拼命往人家圈子里挤,买他们的车、穿他们的牌子、留他们的学、学他们的制度,结果转了一大圈,发现人家还是防着我们,甚至越来越不待见我们。 有人说是意识形态不合,有人说是文化差异太大,但其实根子很简单, 因为我们太能干了,而且太快了。 你想啊,四十多年前我们还在为“吃饱饭”发愁,拼命干点活,赚点外汇,替别人加工点衬衫、玩具、鞋子。那时候全世界都挺喜欢中国的,因为我们听话、便宜、肯干。 那时候的我们,是世界工厂里最勤奋的螺丝钉,赚着微薄的代工费,把他们的设计、品牌、利润全都托得稳稳当当。 可后来,我们不甘心啊。吃饱饭之后,总不能一辈子帮别人打工吧?于是我们开始吃好、吃营养、吃健康,也就是说,开始想着自己做点主。 于是有了自主品牌,有了技术研发,有了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有了“自己能造芯片”“自己能发射卫星”的底气。这时候,问题就来了。 当一个以前替人擦鞋的突然自己也开了家鞋厂,甚至做得比原来的老板还好时,老板当然不会笑呵呵地祝贺你成功。 西方国家现在对我们的“警惕”,其实就是这种心理。尤其是在新能源、5G、光伏、稀土这些领域,我们的进步太快,甚至快得让他们措手不及。 先说新能源。欧洲人一边大喊环保,一边推电动车,结果发现市场上卖得最火的,居然是中国车。中国品牌在海外一路杀疯,从电池到整车,几乎把成本打到他们喘不过气。 美国汽车业那点自尊心都被新能源车踩得七零八落。这还不算,连他们引以为傲的“产业标准”,都开始被我们制定。这哪能忍? 再看5G。我们的技术领先一大截,不但让美国自己没法超越,还让欧洲的通讯巨头日子不好过。美国当然不高兴了,于是开始封杀、打压、制裁,搞得像抓间谍一样。 但问题是,你技术不如人,封别人又能封多久?结果封到最后,美国自己5G建设落后了,欧洲被拖着下水,全世界都在替他们埋单。 光伏更夸张。原来西方是全球的“绿色卫士”,天天讲碳中和、气候变化,可现在一看光伏市场的领导者成了中国,又开始嘴硬,说中国“产能过剩”,开始加关税、设障碍。 还有稀土。这玩意儿看起来不起眼,但几乎是所有高科技设备的命门。中国的稀土储量大、提炼技术成熟,以前我们便宜卖,人家高价赚。 现在我们不傻了,控制出口、提高门槛,西方就坐不住了。他们突然发现,这些他们口中的“地球小零件”,竟能左右他们的军事科技和高端制造。于是他们开始恐慌、开始警惕、开始把“供应链安全”挂在嘴边。 归根到底,他们的不满不是因为我们不好,而是因为我们动了他们的奶酪。过去他们是上游,搞设计、赚专利、赚品牌溢价; 我们在下游,出力、加工、打螺丝。那时候他们笑着说“中西合作互补”,如今我们爬上来了,他们却变脸说“你威胁了全球秩序”。其实秩序没变,变的只是位置。 而且别忘了,西方国家骨子里有一种优越感,他们认为自己才是制定规则的那一方。过去他们定价格、定标准、定体系,我们只是照着做。 现在我们也有能力参与制定标准、甚至主导产业,他们当然不舒服。一个原本的学生突然变成了老师,旧老师心里会好受吗? 有趣的是,他们嘴上说“中国不透明”,说“中国政府干预市场”,可他们自己却天天在用政府补贴企业、用关税保护本土、用政治去压科技。这不就是“我可以干你不行”的双标吗? 其实,说到底,西方的不喜欢,根本不是“偏见”,是“被挑战”。他们习惯了做主角,没想到有一天,中国成了那个能抢戏的人。 尤其在全球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中国的速度太快、布局太深,从新能源到人工智能,从高铁到芯片,中国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在抢跑。 而且,中国的发展逻辑跟他们完全不同。我们不是靠殖民掠夺、不是靠金融霸权,而是靠真实的制造、技术积累、产业升级。 这种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让越来越多国家看到:原来不靠西方,也能走出自己的路。这才是他们最担心的地方。 因为一旦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学中国模式,美元的统治力就会动摇,西方的技术垄断就会崩塌,他们的“发达优势”就会被稀释。所以你看,他们对中国的“不喜欢”,更多是恐惧,是担心失去话语权。 但你要说他们恨我们,其实也未必。他们嘴上骂中国,手上却离不开中国制造;他们说要脱钩,却一个个派人跑来谈生意;他们嫌弃我们污染、劳力便宜,却又离不开我们提供的供应链。就像嘴上说分手,身体却很诚实。 所以,别怕别人不喜欢你,怕的是你不够强。强大到让对手不得不尊重,那才是真正的“被讨厌的勇气”。中国正在经历的,就是这个阶段,从被忽视到被尊重,从被低估到被忌惮。这不是坏事,而是成长的代价。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丙灿说

丙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