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想不到, 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名单里,这次添了四位特殊的“队员”——四只小黑鼠。它们跟着神舟二十一号飞船一同上天,成了国内第一批闯荡太空的哺乳动物。 这些小家伙来头不小,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近交系小黑鼠,生理差异极小。选拔过程不轻松,三百只候选鼠里,能走到最后的就这四只。它们得在转棒上坚持奔跑,考验体能和耐力;还要被放进旋转仪里打转,测试抗眩晕能力,出来后立马走平衡木,看看身子还稳不稳。这阵仗,和航天员的地面训练有得一拼。 它们住的也不是普通笼子。专门打造的金属密封箱,带着透明观察窗,里头有自动喂水喂食的系统,连排泄物都有法子收集。科研人员心细,还给设计了个像弹簧一样的躲避空间,让这些天生爱钻洞的小家伙有点安全感。在太空的那几天,地面上的科学家能通过摄像头时时看着它们,观察在失重环境下,怎么活动,怎么吃,怎么睡。 这事说起来挺有意思。以前上过太空的,有斑马鱼、果蝇、线虫,如今终于轮到了小鼠这类哺乳动物。它们和人的基因相似度高,它们在天上的点滴反应,无论是骨头肌肉的变化,还是免疫系统的波动,都可能给研究人类航天员长期驻留太空提供线索。 这四只小鼠待了不到一周就随着神舟二十号返回地面。下来之后,等待它们的是更精细的检查。科研人员急着想知道的,是太空这段短暂的旅程,在它们身体里究竟留下了多深的印记。这看似一小步,背后是无数人想着怎么让生命在星辰里扎下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