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雷斯时代将结束,美国硬抢秘书长职位,中方突然在联合国表态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八十周年安理会会议上,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谢伊女士那番话,听得人火冒三丈,张口就说地区轮换制不适应局势了,得“谁有本事谁上”。 铺垫了半天,最后特意补了句“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能推荐人选”,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其实霸权的算盘打得震天响,就是想把秘书长宝座变成美国的“囊中之物”。 可联合国是个讲规矩的地方,秘书长选举哪是美国想改就能改的? 七十多年来各国都一直遵循“地区轮换”,和“五常回避”两大惯例,这就是为了防止大国垄断话语权,保障全球各国的平等权益。 从第一任挪威人赖伊开始,五大洲轮着来,亚洲出了潘基文,欧洲有了古特雷斯,按序列下一届本就该轮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要知道人家等这机会,足足等了35年,智利早准备提名前总统巴切莱特,哥斯达黎加也计划推举前副总统格林斯潘,各方都按规矩办事,就美国跳出来搞特殊。 《联合国宪章》第97条清楚写着,秘书长由安理会推荐、大会任命,大会1946年第11(i)号决议更强调要“适当顾及按区域轮换”,美国作为五常之一,哪条规定没读过? 说白了就是规矩对自己有利就遵守,不利就想推翻,典型的霸权双标。 美国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精心布局的算计,特朗普政府2024年外交政策文件就写着“以实力求和平”,可现在硬的不好使了,就想换软的——改规则来掌控联合国。 以前美国凭着国力能操控议程,加沙危机时明明国际社会都指责以色列,美国却能让联合国在关键问题上“失声”,物资运输受阻也不管不问。 现在全球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觉得光靠拳头摆不平了,就得把秘书长变成“自己人”,这样以后再想搞“美国优先”,再想给中国设置障碍,就能用联合国的合法性当包装,让霸权行为“师出有名”。 可他们忘了,联合国不是美国的私人工具,193个会员国里,愿意跟着美国瞎折腾的没几个,这招“规则重写”根本行不通。 果然谢伊话音刚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紧接着就亮明了立场,直接点出美国此举违反联合国宪章精神,强调全球事务得大家商量着来,治理体系得共同建设,成果得共同分享,还特意提到要破除小圈子干扰,这话虽没指名道姓,但谁都听得出是在怼美国的单边主义。 这番表态很快就上了中国外交部官网,成了中方的正式立场,这就是明确告诉美国:想破坏规则,没门!俄罗斯也毫不客气,称这是“对多边主义的背叛”。 中俄这态度很清楚,不是要跟美国唱对台戏,而是要保住联合国的基本盘,要是秘书长都能靠改规则来内定,那联合国的中立性、公信力就全没了。 更关键的是,国际社会根本不买美国的账,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 非洲联盟在10月的特别会议上明确表态,支持维持轮换制,反对任何破坏平衡的提案,拉美国家就更不用说了,等了三十多年的机会被美国横插一脚,哥斯达黎加代表当场就脸色铁青,会后直接跟媒体说“这是对拉美地区的不尊重”。 要知道联合国能存在八十年,靠的就是地区平衡这个根基,发展中国家占了会员国的大多数,美国想绕过他们搞“择优录取”,本质上就是想继续维持西方话语霸权,可现在全球南方正在觉醒,谁还愿意当任人摆布的棋子? 以前美国还能靠施压让小国低头,现在中国提出扩大安理会中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让决策更接地气,这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自然一呼百应。 美国心里也清楚,真要按“本事”选,他们根本没底气,联合国秘书长需要的是协调各方的能力,是维护多边主义的担当。 可美国这些年拖欠会费成常态,截至9月还欠着联合国15亿美元,一边占着安理会否决权指手画脚,一边连基本义务都不履行;为了自己的利益,动不动就退出国际组织,撕毁国际协议,这样的国家推荐的人选,能服众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美国真推出人选,中俄作为五常都有否决权,根本通不过安理会的提名,《联合国宪章》明确要求提名,需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美国这是既忘了规矩,又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这场风波根本不是职位之争,而是秩序之争,美国想把联合国拉回“大国垄断”的旧时代,用规则重写来保住自己的霸权;而中国和大多数国家想守住“主权平等”的新时代,让联合国真正为全体会员国服务。 古特雷斯即将卸任,联合国正站在十字路口,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再精,也挡不住多极化的大势。 中方的表态不仅是捍卫规则,更是给全球各国吃了颗定心丸,联合国不是谁的自留地,更不是权力的战利品,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人能把它变成推行霸权的傀儡。 多边主义不是喊出来的,是靠守规矩守出来的;国际秩序不是某一国定的,是靠大家共同建起来的。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