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美国参议院即将授权特朗普,对中国加征500%关税。不仅加征关税,美财长还

官芊芊 2025-10-30 11:40:13

美财长:美国参议院即将授权特朗普,对中国加征500%关税。不仅加征关税,美财长还放话:“如果美国推迟稀土限制计划,美国可以考虑暂停对中国高关税的期限。”要说,之前贸易摩擦最凶的时候,税率也没这么夸张。可俄罗斯专家一句话戳穿了“就算加到 7000%,也只是场没用的政治表演。”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讲到稀土,那可不是普通的大宗商品。稀土包含 17 种与高科技、国防和新能源密切绑定的元素:磁体、变压器、各类传感器、雷达、飞机发动机、风力发电机……都离不开它。   中国早年就看准这条路:不仅在原矿开采上布局,更在中、高深加工环节下重本建厂、优化产业链。到现在,中国几乎占据了全球稀土冶炼、分离环节的主导权。试想,就算其他国家挖到矿,不会做分离加工也白搭。这正是中国手里的“战略杠杆”之一。   2025 年 10 月,中国进一步扩大出口管控:又新增五种稀土元素、扩大技术出口控制,并针对那些即便只有极小含量、但用了中国技术或材料构件的产品,也要求出口许可证。这意味着,中国在稀土链条上的话语权,正变得更尖锐、更难撼动。   在这种局势下,美国那个“稀土如果你往后移,我们就可能暂停关税期限”的说法,听起来像在谈条件交换,但背后隐含一种尴尬:美国在这个链条上真的有被人挤在角落的可能。   而那 “500% 关税” 的数字,更像是一个引爆眼球的口号。当年中美发生严重摩擦时,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多数在几十到一两百个百分点之间,就已经令全球震动。   要给某类商品加 500%,甚至传出有人推测到 7000%,那几乎已经远超经济学、超脱常规谈判逻辑。   于是俄罗斯专家就一句话道破:即便把关税加到 7000%,也不过是场政治表演。他的意思是:这类极端数字关税,真正落地、执行、维持,是成本极高的工程。   很多关税加的再狠,最终得由美国自己的企业与消费者买单。对手若有实力、缓冲能力或替代渠道,这种关税工具就可能刺不到要害,反而削弱自己。   正如许多国际观察指出的那样:高关税是一种“杠杆”,但不是万能锤。你可以用它威吓、拉拢、谈判,但要真正把对方压得喘不过气来,却难。   尤其是在全球化、供应链高度分散的今天,中国出口市场早已不靠一个美国单一通道:东南亚、俄罗斯、欧洲这些方向都是替代流向。   美国在拉中国进圈子、想团结盟友一起“对抗中国”的动作里,也常常遭遇冷水。毕竟,欧洲、日韩、东盟国家自身跟中国也有深厚的贸易与产业联系,不可能毫无代价地配合美国。   另一方面,美国也并不是没在做补课。为了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美国已经在拓展本土稀土矿企的投资、补助加工企业、与盟国合作开采,以及设定战略储备、价格下限机制。   美国甚至在 2025 年 10 月同澳大利亚签署矿产合作协议,承诺联合投入资金,共建关键矿产与稀土项目,旨在推进供应链替代方案。   另一方面,美国在与中国的谈判、会面前,也表现出一定缓和姿态:延后某些稀土限制的生效期限、留有谈判空间,不是硬碰硬、一味施压。   换句话说,美国在这出“500% 关税 + 稀土让步威胁”的秀场里,一边是强硬姿态,一边是暗藏余地。政治、经济、战略三层考量都在交织。   我们把这事再拉回到现实层面:如果美国真要把这 500% 关税打出去,谁来接这个锅?   美国企业进口商先接;接着零售商、下游制造商要扛;再往上,是供应链被打乱、成本被抬高、通货膨胀被加剧;更久远,是美国产业竞争力可能被拖累,外资信心被吓退。而对中国来说,多年来稀土链条的厚积薄发,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握住这些杠杆。   美国若真打重手,中国也未必会按牌走:它可以断供、反制、转向其他市场,甚至在国际谈判舞台上拉盟友反制美国施压。这一局,不是一方单方面放大拳头就能赢的。   所以,贝森特那一段话,正好体现了这场博弈的复杂性:既想做硬汉、展示正在筹备的“高关税武器”,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在稀土问题上存在制约。所以他说得那个“如果你暂缓,我就可以暂停”——其实就是留条后路。   从表面看,新闻说的是“美参议院要授权 500% 关税”;深一层,是美国在稀土话语权上的焦虑;再深一层,是全球产业链错综复杂那根红线——谁也动不得沿线太猛。   从另一头,那句“7000% 的关税也不过是表演”的批评,提醒我们:在今天这个高度联通的时代,过于极端的单边施压,背后常常是策略博弈而不是单纯力量碾压。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官芊芊

官芊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