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 10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与韩国在造船领域展开合作,核心目的是振兴美国造船业。他表示,美国造船业曾在产能与技术上全球领先,如今产能仅维持在2003年水平,造船成本更是亚洲国家的5倍,且造船厂军舰维修能力不足,大量军舰等待维修,希望通过合作实现双赢。 特朗普拉着韩国搞造船合作,喊着“重振美国造船业”的口号,听着挺像回事,实则更像一场给选民看的“救市表演”。 他嘴上说的“双赢”,根本掩盖不了美国造船业积重难返的烂摊子,产能停滞二十年,成本高得离谱,连自家军舰都修不过来。 想靠韩国这根“拐杖”站起来,恐怕最后只会摔得更惨,毕竟产业空心化的坑,从来不是靠盟友搭把手就能填上的。 美国造船业的衰败早就不是秘密,特朗普说的“产能维持在2003年水平”还是往轻了说,。现在全美国能造航母的只有纽波特纽斯一家船厂,能造驱逐舰的也只剩两家,13家海军造船厂倒了9家,剩下的基本只敢接维修活。 更要命的是,造舰成本高得吓人,同样一艘LNG运输船,中国造只要1.8亿美元,美国造得花9亿,足足贵了5倍,这钱主要砸在了人工和供应链上。 熟练的焊接工、管道工早就退休得差不多了,25岁的新人得培训两年才敢上手,船厂只能靠涨工资、装空调抢人,可即便如此,马里内特海事公司一年也就能造一艘护卫舰,订单排到2028年都完不成。 军舰维修的烂摊子更是扎眼,美国海军5艘在建的船全延期了,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晚了一年,福特级航母3号舰拖了18个月,最惨的星座级护卫舰直接延后三年。 一堆军舰挤在船坞里等维修,诺福克船厂的船坞都快堆成“停车场”了,这还不是最糟的,海军自己还瞎折腾。 星座级护卫舰都开工了,还天天改设计,硬生生把和欧洲原型舰85%的相似度改成15%,出了500多份调整文件,船厂根本没法按计划生产。 特朗普想靠韩国救场,其实是病急乱投医,韩国HD现代重工确实能造高端船,但人家订单排到2028年了,哪有闲工夫帮美国填坑? 所谓的“1500亿美元投资”,至今连具体时间表都没有,更像是画了张空头支票。 更尴尬的是,美国自己还把路堵死了,要求军舰只能本土建,等于把外国成熟的产能和技术挡在门外。 韩国想帮着造艘补给舰,都得先收购美国船厂,还得和密歇根大学合作培训工人,绕一堆弯子,这种“又要别人帮忙,又怕别人进来”的心态,让合作从一开始就充满矛盾。 美国现在的处境,其实和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造船业很像,都是被“产业空心化”和“政策摇摆”坑惨的典型。 当年英国造船业也曾是全球老大,占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产能,可后来为了发展金融,把造船业的补贴砍了,工人全跑了,船厂要么倒闭要么被收购。 等到想重振的时候,才发现熟练工人没了,供应链断了,造一艘货轮的成本是日本的3倍,根本没人愿意下单。 当时撒切尔政府也想找盟友帮忙,拉着德国船厂搞合作,结果德国只愿意卖技术,不肯转移产能,英国自己又没能力消化,最后合作搞了五年,船厂还是倒闭了一半。 更要命的是,英国海军的护卫舰订单只能交给日本造,本土船厂连维修都接不住,曾经的造船强国彻底沦为“组装厂”。 后来有人总结,英国输就输在把制造业当“包袱”扔了,等想捡回来的时候,才发现产业链的根基早就没了,靠外人根本补不上。 现在美国走的就是当年英国的老路,把制造业转移出去,搞金融和高科技,结果造船业的工人、技术、供应链全断了。 想靠韩国的技术和资本重建,根本不现实,韩国不会把核心工艺教给美国,毕竟那是自己吃饭的本钱,美国也没法快速培养出几千个熟练工人,更没法改掉朝令夕改的设计习惯。 中国“两船合并”后成了全球最大造船集团,占了一半的全球产能,靠的是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稳定的产业政策,这才是造船业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要是不解决自己的结构性问题,光靠韩国搭把手,最后只会像英国一样,彻底失去造船业的话语权,毕竟,盟友能给的是帮助,不是根基,根基得自己扎在土里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