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放出小道消息!为了尽快与中国达成协议,美媒表示,美国将在两个方面对中国作出让步。美国可能将目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 20% 关税减半,以换取中国配合管制芬太尼出口。 这消息乍一听像美国主动服软,可仔细琢磨就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 “让利”,是美国自己快扛不住了。 美国当初本想用关税压制我国,结果没想到压根没用,反而让自己国内困难重重。 其中最惨的是造船业,关税导致零部件断供,好几家船厂都快撑不下去了,这也是吉隆坡谈判里美方最急着解决的事儿。 眼瞅着 11 月 10 号的关税暂停期要到,道琼斯指数 10 月初一下跌了近千点,美国财长早就松口说加税 “不可持续”,减半关税不过是给自己松绑。 其实芬太尼这事儿,美国压根是找错了算账的对象。 这些年美国被芬太尼害惨了,从 2018 年到现在死了超过 25 万人,2024 年一年就有 10 万人药物过量死亡,七成和芬太尼有关。 可这锅真扣不到中国头上,中国 2019 年就全球第一个把所有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之后美国海关就没再查获过来自中国的芬太尼,2024 年中国芬太尼出口才 12.3 公斤,还全是往韩国、越南去的。 真正的问题出在美国自己身上。 普渡制药当年为了卖止痛药奥施康定,伪造数据说成瘾风险不足 1%,花钱贿赂近 6.8 万名医生,甚至给分销商定规矩,卖得越多回扣越高,哪怕知道会让患者过量死亡也不管。 更恶心的是监管体系全烂了,FDA 负责审批的官员,前脚帮药企写审批报告,后脚就跳槽去药企拿高薪,这种 “旋转门” 现象早就不是秘密。 2016 年阿片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国会还通过了个《Marino 法案》,硬生生剥夺了缉毒局的执法权,就因为制药行业花了 1.02 亿美元游说,23 名议员拿了药企捐款。 这法案通过当年,药物过量死亡人数立马涨了 21.4%,等于用美国人的命换药企的钱。 美国人口才占全球 5%,却吃了全世界 80% 的阿片类药物,自己至今没整类列管,反倒天天往中国身上甩锅,这心思太明白不过了。 最该警惕的是,美国这关税减半说不定就是个谈判套路。 这些年美国干这种出尔反尔的事儿还少吗?2025 年年初对墨西哥、加拿大一会儿加 25% 关税,一会儿暂停,政策一天能变好几次,连华尔街都被耍得 30 分钟蒸发 6 万亿美元。 2019 年中美刚谈好协议,没过十天美国就翻脸恢复制裁。 这次更明显,只是减半不是全免,还卡着暂停期大限,明显留了后手。 而且真正的硬骨头压根没碰,半导体出口管制、高科技竞争这些引发贸易战的核心问题,谈判时提都没提实质性结果。 就在放话降关税的同时,美国财长已经在琢磨对中国实施软件出口限制,从笔记本到发动机的软件驱动产品都想管控。这哪儿是想和解,分明是换个战场继续施压。 美国国内现在矛盾一堆,国债高企,企业怨声载道,通胀压得老百姓不满,不减关税国内先乱了。 用关税减半换芬太尼合作,不过是找了个低门槛的由头,既能缓解国内压力,又能在核心领域继续卡中国脖子。 特朗普现在示好是因为国债压力大,等压力一解很可能再变卦。 这次的协议还只是个框架,得走国内批准程序,美国政坛里的鹰派还在喊着要强硬,后续变数多着呢。 中国愿意配合芬太尼合作,可不是妥协。 本来管控这类物质就是分内事,2019 年列管后就没断过打击走私,现在加强合作只是履行国际责任。 在关税问题上我们能得点实惠,但核心利益寸步不让,半导体、市场准入这些红线守得很牢。这种态度很明确:能谈的可以合作,想卡脖子没门。 说到底,中美之间的博弈是长期的,关税减半只是暂时的喘息,不是战争结束。 美国的后手早准备好了,我们也没必要掉以轻心。 但也不用慌,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有广阔的市场,只要守住核心利益,稳步推进科技自主,就不怕美方的反复横跳。 毕竟合作是互利的,真闹僵了美国自己也受不住。 大国博弈拼的是耐力,不是一时的嗓门,守住自己的节奏,才是真的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