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一年后美澳生产的稀土真的可能用不完,不是因为需求大,也不是因为产量大,而

幕沧小澜 2025-10-29 21:56:24

[太阳]一年后美澳生产的稀土真的可能用不完,不是因为需求大,也不是因为产量大,而是因为有可能根本用不上。 先看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阿曼达·拉卡兹这几年拼了命救企业,她把矿石挖出来,运到马来西亚的工厂处理,但又躲不开当地居民对废料污染的抗议,不少环节还要看中国的设备和技术。 美国那头也是差不多,MP材料的詹姆斯·利廷斯基收了唯一的山口矿,折腾了几年,矿挖出来得拉到中国精炼,连分离工艺都是照着中国的专利走,自家厂能产的氧化物一年也就千来吨,完全盖不住市场需求。 说起来,稀土听着简单,其实门道多得很。把矿石一层层提纯需要用一大堆化工原料,加工出17种不同的金属元素,每一种步骤都得卡得准。 中国在这方面技术早就拉开了差距,全球几乎九成都得靠中国这边的生产线。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厂子最多能解决几种常用的元素,剩下的根本搞不定。美国投了大钱,建新工厂连环评都搞不到头,原材料和设备还得看中国脸色。 讲到环保这一关,美澳更是头疼。稀土分离不是简单冲洗,废水废气带一点辐射,处理起来一个头两个大。 莱纳斯在马来西亚工厂天天挨骂,美国德州要搞厂,评估流程就能拖好几年。环保压力大,费用吓人,没人愿意厂子建在家门口,项目推进慢得很。 有的人说那回收就行了,结果一查数据又泄气了。中国这几年回收技术也快成气候了,处理废旧磁体和废渣效率高得吓人,美澳这方面还只能用实验室工艺,拿不出实际产量。说白了,这条路也没那么好走。 美澳两国在稀土这块市场投入不小,协议签了,巨资砸下,想着靠着国防和新能源带动产业。可是关键技术和环节全都被中国牢牢把控,短时间内怎么发力都难改现状。 中国自己出口都开始加严管,现在连含中国成分的产品也要认真审查。美澳努力推进自主供应链,但无论是分离技术还是废料处理,都没人家熟练。协议签了,钱到位,矿山开挖,但到头来工艺没法突破,市场门槛还是杵在那里。 要说两国领头的人确实没少奋斗,阿曼达·拉卡兹和詹姆斯·利廷斯基都名声在外,一个救厂,一个扩产,一个拉国防合作,一个支持社区活动,可市场规则和现实比他们的规划更硬。一方面是环保和技术卡得死,另一方面成本也把竞争力摁住,美澳的稀土产业,还得绕着中国走。 其实这事的症结就在于产业沉淀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的,中国几十年积累的技术不是砸钱就能立马追上。美澳在稀土这条路上掉进了现实的坑,想翻身,还需要更多时间和经验沉淀。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