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意欲何为? 2025年10月2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

柏年说政经 2025-10-28 20:15:04

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意欲何为? 2025年10月2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中国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中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今年政府债供给有多大? 2024年末国债、地方债余额分别为35万亿、48万亿,合计82万亿,2025年新增国债+地方债+置换债+限额空间使用合计约14.4万亿,年末政府债余额预计达到96万亿,同比增速高达17%,政府部门杠杆率预计提升至69%。 2、目前财政付息情况如何? 国债、地方一般债付息记入第一本账,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付息记入第二本账。根据2024年数据,国债、地方债付息支出规模在2万亿左右,平均利率为2.6%。若利率水平不变,随着显性政府债规模的大幅提升,财政付息支出增速亦将明显提升,进而稀释财政支出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前三季度第一本账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同比仅3.1%,但债务付息支出增速6%,年初一度曾高达接近20%。当下显性债务付息支出/财政支出虽然低于5%,但考虑隐性债务之后,或将高达10%以上。 3、为何当下时间恢复国债买卖? 1)从中长期视角来看,货币财政协同发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大财政”的目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平稳跨过转型期、进而重新激发生产效率,而在这个过程中,呵护财政发力效果、促进财政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央行“低利率”的配合。这一点,早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就做了“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的部署。 2)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年初因为利率下行较快,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央行暂停了国债买卖,但近期10年国债利率在1.7%-1.8%上下波动。根据财政部年初预算,我们简单倒算今年新增国债+地方一般债的利率在1.76%左右。利率中枢上行,财政付息压力加大,近期财政新增5000亿政府债限额,债券供给增加,客观上需要央行进一步释放流动性进行配合,通过国债买卖将利率控制在更为合意的水平。 3)Q4因财政退坡、高基数等原因,经济增长或有一定承压,且近期中美关税冲突再起,目前已有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政府债限额等增量政策推出,当下窗口也亟待货币增量政策的支持,国债买卖恢复恰逢其时。 4、对市场有何影响? 增量政策层出不穷,政策工具箱仍较丰富,“大财政”+“低利率”组合下,流动性充裕,对股债均有利好。

0 阅读:58
柏年说政经

柏年说政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