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国记者问韩国总统李在明,中国若武统台湾你帮不帮?李在明笑着说,那是别人的家务事,我只说一声谢谢就好了。李在明确实是比尹锡悦聪明,他在走两边都讨好的策略。1、对中国他要经济,2、对美国他要安全,3、对国内他要选票,这3点就是他上台执政的宗旨。 你看尹锡悦留下的烂摊子,尹上台后紧跟美国节奏,在半导体领域直接配合美国围堵中国,勒令三星和SK海力士断供中国高端芯片。 后果很快显现:中国迅速扶持本土厂商,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在2025年第一季度骤降四成,韩国工厂关停,裁员潮涌现。 中国市场占韩国出口的近三分之一,尹锡悦却还在炒作萨德问题,限制中国电池进口,结果是现代汽车在华份额减半,江南的奢侈品店三个月关了二十多家,旅游业几乎停摆。 在经济上与中国疏远的同时,尹还在安全领域冒险,他允许美国战略核潜艇停靠釜山港,既刺激朝鲜频繁试射导弹,让民众半夜听警报睡不安稳,又触碰中国海上安全的底线。 尹本以为能得到美国的实惠,然而美国只逼韩国多掏驻军费,还要求巨额投资自己的制造业,连帮忙进入欧洲车市的事都没有下文,民怨彻底爆发,他也成了韩国历史上首位在任期间被拘留调查的总统。 李在明接手时,韩国内外压力皆在,北边朝鲜,南边美国,国内经济疲软,他没有像尹那样一边倒,而是稳住美国、缓和朝鲜、修复中国关系三线并行。 对美国,李在明在芯片联盟问题上拖延,强调要先顾本国企业;在驻军费问题上划红线,坚持预算主导权在韩国;在台海问题上当着美国议员说不替别人出头,既维持同盟又守住自主。 对朝鲜,他放软姿态,重启民间交流,并送去防疫物资和农产品,虽未解核问题,但快速降温局势,让民众不再每天担心战争警报。 最关键的是对中国,他公开说丢掉中国市场就是让韩国工人失业,随后承诺重新评估萨德部署,推动停了四年的中韩自贸协定谈判,让农产品、汽车重新敲开中国大门,提名懂中国市场的韩德洙为国务总理,访问青岛、苏州,拿下十多个项目。 在稀土问题上与中国配合查获两百吨走私稀土,帮中国守住资源,也让韩国确保钕铁硼供应。不久,中国恢复赴韩团队游,韩国航空股上涨,济州岛酒店预订翻倍,韩国经济立刻见到回暖的信号。 从“别人家的事,我只会说谢谢”到一系列平衡动作,李在明的策略清晰,韩国不能在大国博弈里盲目站队,而要在夹缝中谋取实惠,把韩国老百姓的饭碗和国家的未来放在首位,这也是他与尹锡悦的最大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