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东北一女地下党被日军抓捕,因承受不住鬼子的酷刑,她大喊说:“太君,别

尔说娱乐 2025-10-28 02:11:00

1939年,东北一女地下党被日军抓捕,因承受不住鬼子的酷刑,她大喊说:“太君,别打了,我全招!”鬼子得意忘形地说:“早知如此,就不用受皮肉之苦了!”可最后,鬼子却后悔了…… 主要信源:(中国青年网——田仲樵 抗日烽火中的东北女杰) 1939年深冬,黑龙江林口县的日军审讯室里,炭火盆发出微弱的噼啪声。 田仲樵被铁链锁在冰冷的砖墙上,头发凌乱地贴在汗湿的额前。 原弘志拿着烧红的烙铁在她眼前晃动,热浪灼得她脸颊发烫。 审讯室的墙壁上布满了深色的污渍,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焦糊的气味。 "最后一次机会,说出抗联的藏身之处。" 原弘志的日语透过翻译传来。 田仲樵垂下眼帘,目光落在自己破裂的指甲上,那里还残留着竹签刺入时的剧痛。 七天七夜的酷刑已经让她的身体到达极限,但意识却异常清醒。 她注意到墙角结着薄冰,窗外北风呼啸,仿佛在为她鼓劲。 就在烙铁即将触到皮肤的前一刻,她突然抬头: "给我纸笔。" 原弘志愣了一下,随即露出胜利的笑容。 但当田仲樵写下的所谓情报被送到参谋部时,日军才发现这些据点早已废弃多时。 她巧妙地在情报中掺杂了几个真实但无关紧要的地点,既保全了组织的安全,又暂时取得了日军的信任。 被押回牢房的路上,田仲樵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荀玉坤穿着崭新的日军制服,正与军官谈笑风生。 这个发现像一把尖刀刺进她的心脏。 她想起去年冬天,丈夫还信誓旦旦地说要与她共同抗战到底。 此刻,他腰间佩戴的军刀在月光下闪着冷光,刺痛了她的眼睛。 深夜,借着月光,田仲樵偷偷潜入荀玉坤的房间。 她在书桌抽屉里发现一叠信纸,模仿上级笔迹写下指令。 这个危险的行动需要极大的勇气,但背叛的痛楚让她异常冷静。 她注意到桌上放着一本翻旧的《三国演义》,这是他们新婚时一起读过的书。 第二天审讯时,田仲樵突然指认荀玉坤是地下党。 起初日军不信,但当他们搜出那张字条时,一切辩解都显得苍白。 荀玉坤被处决的那天,田仲樵站在牢房窗前,雪花飘进铁窗,落在她颤抖的肩头。 她想起多年前的一个雪天,他们一起在山上采摘松子时的欢声笑语。 1941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 田仲樵刚出狱就再次落入魔掌。 这次日军用尽了所有酷刑:辣椒水灌进鼻腔,老虎凳折断腿骨,但她始终紧咬牙关。 最痛苦的时候,她想起山里战友们期待的眼神,想起母亲在她离家时塞给她的那包炒黄豆。 一次审讯间隙,田仲樵从二楼纵身跃下。 坠落时风声呼啸,她仿佛看到家乡的杜鹃花海。 虽然侥幸生还,但双腿永远留下了残疾。 被转押哈尔滨途中,日军给她穿上和服,企图摧毁她的尊严。 但她始终挺直脊梁,就像雪中的青松。 在火车上,她透过车窗看到一片白桦林,想起抗联战友们在林间穿梭的身影。 1945年8月,监狱外突然传来喧闹声。 当狱卒慌张地打开牢门时,田仲樵才知道日本投降了。 她拖着伤残的双腿,第一时间进山寻找失散的战友。 在五常的密林中跋涉七天七夜后,她终于找到了汪亚臣带领的队伍。 战士们看到她消瘦的身影,纷纷围上来搀扶。 看到战士们惊讶的表情,田仲樵露出久违的笑容。 当她把这支队伍交到李兆麟手中时,终于支撑不住倒下。 战后,她在烈士纪念馆工作,收养了十几个烈士遗孤。 每当孩子们问起伤疤,她总是温柔地转移话题,给他们讲山里的野果有多甜。 2005年春天,98岁的田仲樵在睡梦中安详离世。 她的枕下压着一张发黄的照片,那是1937年她与荀玉坤的合影。 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 "为了胜利,我们付出了所有。" 葬礼上,她收养的孩子们都来了,带着自己的子女,在墓前献上洁白的菊花。 这个故事见证了一个女性的坚韧与智慧。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她用勇气书写了不朽的传奇。 如今,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她的事迹依然激励着每一个来访者。 纪念馆的展柜里,还陈列着她当年用过的钢笔和那本《三国演义》,默默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