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人先告状?”10月21日四川德阳,一女子晚上牵着狗外出,结果被一名大妈拦下,指责女子这个点小区里人最多,不能遛狗,就算牵绳也不行,自己6岁的女儿被她吓得连门都不敢出!网友:好一个无理也要辩三分。[作揖] 四川德阳某小区里晚上八点多,一位女子牵着自家宠物狗准备出门买药顺便遛个弯,她刚走出单元门,就碰上了一位带着孩子的大妈,两人擦肩而过女子以为就是普通的路遇继续往前走。 没想到大妈把孩子送回家后,又带着丈夫追了上来,两人跟在女子后面,用本地方言说着什么,语气听起来很激动,女子不是四川本地人,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也就没搭理继续往前走。 结果大妈直接拦住了女子的去路,开始指责她的狗吓到了自己六岁的女儿,大妈说孩子现在被吓得连门都不敢出,要求女子以后不能在这个时间段遛狗。 她还特别强调晚上六点到九点是小区人最多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就不该出来遛狗,要遛也得等到十点以后。 女子听了觉得很不理解,她的狗全程都牵着绳子,既没有叫也没有靠近对方,怎么就把孩子吓成这样了。 而且自己已经做到文明养狗,该牵绳牵绳该清理粪便也会清理,按规矩来的为什么还要被指责。 大妈根本不听解释,坚持说孩子被吓到了,要求女子必须改变遛狗时间,两人在路边争执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女子觉得自己完全是按照规定养狗,没有任何违规行为,凭什么要被限制。 争执持续了一段时间,女子实在受不了了,最后选择报警处理,民警赶到现场后,了解了双方的说法,对大妈进行了劝解,在民警的调解下,大妈才带着丈夫离开,这件事才暂时告一段落。 带着满腹的委屈,女子将经历发到了网上,没想到瞬间点燃了网友们的讨论热情。 “看了这个事,我觉得两边都有点道理但又都挺委屈的,养狗的那位确实牵绳了也挺守规矩,平白被骂一顿肯定难受,但怕狗的人那种恐惧也是真的,不是一句我牵绳了就能解决的。” “这事儿根本就不是对错的问题,是互相体谅的问题,养狗的人觉得自己合规就万事大吉,但怕狗的人看到绳子的那头是个活物,心里就发毛这种感受应该被看到。” “六点到九点不让遛狗确实有点霸道了,小区是大家的,不能由一个人说了算,但换位思考,如果养狗的人能主动错开晚饭后这人流最密集的一两个小时,是不是矛盾就能少很多。” “我小时候被狗追过,所以特别理解那个小女孩,那种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看见狗就心慌哪怕它被拴着,希望养狗的朋友们也能理解一下,我们不是故意找茬是真的害怕。” “牵绳是底线不是上限,做到了牵绳只是及格了,如果能再注意一下时间、地点,主动避让一下老人和孩子,那才是真正的高素质养犬人。” “我们小区就有公示的文明养犬公约,大家商量着来,比如小孩多的游乐区附近就别遛狗了,有了规矩就好办事,现在邻里之间为这个红脸的少多了。” “说到底还是沟通方式的问题,大妈要是能好好说我家孩子特别怕狗,您能不能稍微避让一下,而不是直接上去指责,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态度决定一切。” “法律保护养狗的权利,也保护他人免于恐惧的权利,这两者需要平衡,不能光强调一方,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尽量不打扰到别人,这是现代社会的共识。” 您觉得养犬者最应该主动做到的一件事是什么?而非养犬的邻居,又最需要付出怎样的一份理解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和谐公约”建议。 信息来源:法治进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