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替美国出头的国家,看到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协议,是不是傻眼了。  昨天下午,中

芸霄记史 2025-10-27 19:22:54

那些替美国出头的国家,看到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协议,是不是傻眼了。   昨天下午,中美同时宣布,贸易谈判取得重大成果。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重要经贸问题,都达成基本共识。   这个消息一出,震动的不止亚洲,远在欧洲的某些国家也该沉默了,就在几个小时前,荷兰政府还在为抢夺安世半导体的资产辩解,首相口气强硬,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德国外长也不甘示弱,讲话时说要“坚持一中政策”,但具体的解释由德方决定,听上去是在喊口号,实际上是在模糊立场。   与此同时,欧盟的高层不断放出风声,表示要研究一切手段去应对中国在稀土方面的管控,甚至提议动用所谓的“反胁迫法案”,这些动作都说明,他们正打算顺势在中美的摩擦中寻找机会。   之前他们之所以敢这么激进,是因为觉得中美关系恶化后,大西洋另一头的“老大哥”需要帮手,他们认为,只要表忠心,站在美国那一边,就能从中美竞争里分点好处。   有的想在产业上借机获取订单,有的想借政治姿态换取美国的信任,还有的希望借着这股对抗氛围,抬高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可是他们忘了,大国博弈讲的是实力,不是感情,一旦风向逆转,这些自觉“表态积极”的小兄弟,立刻就会变成无用的棋子。   这次中美贸易谈判的突破,握手的两方心里都很清楚,该对抗的事暂时放一放,因为利益需要调整,可对于那些辛苦“出力”的国家来说,这就等于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美国转身谈合作,他们却成了尴尬的局外人,荷兰昨天还强硬开口,晚上就发现,美国根本不会为它的冒进买单,德国外长那番话,现在看也是一场空。   在国际博弈的盘面上,没有谁愿意永远做别人的棋子,风口来的时候,他们抢着表现;可一旦局势一变,这些曾经被鼓励站在最前面的国家,就只能独自承担后果,因为对美国来说,战略需要才是关键,盟友不过是暂时的称呼。   眼下的现实,这些曾经自信满满要替美国挡刀的国家,该怎么走下去,他们靠对抗赢不了什么,反而让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小,受制于美国政策的影响,最终会丢掉判断和掌控。,如果能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也许局势变化时至少不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0 阅读:101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