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释强烈统一信号。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26日报道:“央视在星期六(10月25日)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当天,发布康熙年间水师攻台电影《澎湖海战》的预告片,被视为继潜伏台湾谍战剧《沉默的荣耀》后,大陆推出又一‘统战’影视作品。” 之前大陆还推出过一部潜伏台湾的谍战剧,名字叫《沉默的荣耀》。 现在《澎湖海战》预告片紧跟着出来,等于在统一议题上又添了一把火。 先说说《澎湖海战》这片子本身,选的历史背景就很有讲究。 康熙年间的澎湖海战,最终结果是清朝收复了台湾,把台湾重新纳入中央政权管辖。 这事儿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事件,自带强烈的象征意义。 选在台湾光复80周年这天放预告片,等于把历史和当下的统一诉求紧紧绑在了一起。 台湾光复80周年这个节点也分量十足。 80年前,也就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事实,也是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重要依据。 在这个纪念日当天推出讲收复台湾历史的电影预告片,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维护国家统一是刻在历史基因里的事,现在依然要接着做。 再回头看之前的《沉默的荣耀》,这部剧走的是现代谍战路线,讲的是在台湾潜伏的故事。 虽然题材和《澎湖海战》完全不同,但核心指向是一致的,都是在强化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认知,以及大陆推进统一的决心。 一古一今两部作品前后脚推出,形成了很好的呼应,也让外界更清楚看到大陆在统一议题上的持续发力。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要用影视作品这种方式传递信号? 其实道理很简单,影视作品受众广,传播力强,还能通过故事和情感打动人。 比起冷冰冰的政策表述,电影、电视剧更容易让普通民众接受和理解。 《澎湖海战》讲历史,能让大家记住维护统一的历史传统;《沉默的荣耀》讲当下,能让大家看到大陆在统一进程中的实际行动。 这种方式既温和又有力量,还能避免直接的对抗感,更容易形成舆论共鸣。 从外界反应来看,联合早报专门报道这事,就说明国际社会也在关注大陆通过这类方式释放的统一信号。 毕竟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但一直受到外部势力关注和干涉。 大陆通过影视作品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传递统一决心,也是在向国际社会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自己的事,推进统一是必然趋势,不会因为外部干扰而改变。 再往深了说,这两部作品的推出,也和当前两岸关系的大背景有关。 近年来,“台独”势力一直在搞分裂活动,还勾连外部势力,试图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阻碍统一进程。 大陆在这个时候推出带统战意味的影视作品,也是在对“台独”势力发出警告——分裂行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会遭到反对,维护国家统一才有光明前景。 同时也是在告诉台湾民众,两岸同根同源,统一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的事,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两岸都不该分开。 《澎湖海战》预告片里的内容虽然还没完全曝光,但光看题材就知道,肯定会展现当年水师攻台的决心和勇气,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性。 这种历史叙事,其实就是在给当下的统一进程找历史依据,告诉所有人,统一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有深厚历史基础的,是延续了几百年来的国家意志。 而《沉默的荣耀》作为现代剧,更贴近现实,能让观众感受到大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实际努力,不管是在哪个领域,都会为统一保驾护航。 现在这两部作品一前一后推出,已经形成了一股舆论声势。 不光在大陆引起关注,在台湾地区和国际社会也都有讨论。 这种讨论本身,其实就是在强化“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统一是必然趋势”这些核心认知。 可能有人觉得,一部电影预告片、一部电视剧,影响力能有多大? 但实际上,这种文化层面的渗透往往更持久、更深入。 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些人的认知,让更多人认同统一,反对分裂。 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来说,影视作品更容易走进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两岸关系的历史和现状,明白统一的重要性。 从大陆的角度来看,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统一信号,也是一种策略上的考量。 既避免了直接的军事或政治对抗,又能有效传递决心,还能争取更多民众的支持。 毕竟统一最终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努力,赢得民心很重要。 《澎湖海战》和《沉默的荣耀》这两部作品,其实就是在做争取民心的工作,让更多人站到维护统一的这边来。 再看看时间点,台湾光复80周年是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纪念日,选择在这天发布《澎湖海战》预告片,等于把历史记忆和当下的统一行动结合起来。 这既是对历史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宣示——80年前台湾能回到祖国怀抱,现在也一定会实现完全统一,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总的来说,大陆接连推出《沉默的荣耀》和《澎湖海战》这两部影视作品,不是偶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