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能生了!广东狂揽113万新生儿,连续7年全国第一,秘诀藏不住了! 全国出生人口都在降,2024年才954万,出生率刚6.77‰,可广东却逆势冲顶,113万新生儿直接霸榜,连续7年稳坐生育头把交椅,这到底啥情况? 要说广东这成绩是真硬核,不光出生人口最多,还是连续5年里唯一能突破百万的省份,比河南、山东这些人口大省都多出一截。出生率8.89‰,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属实亮眼。 有人纳闷了,广东可是经济大省,城镇化率都75.91%了,排全国第四,按说生活成本不低,咋生娃积极性还这么高?这就得从两方面唠,缺一样都不行。 首先是“人多且年轻”。广东常住人口本来就全国第一,更关键的是外来年轻人多,全是奔着找工作来的,正好卡在婚育年龄。这些人一落地生根,生娃的自然就多了,基数摆在这儿呢。 再就是老祖宗传下的生育文化。粤东潮汕、粤西湛江这些地方,“多子多福”的观念还挺重,就算现在生育意愿降了,跟其他地方比还是高出不少。家族观念浓,都盼着人丁兴旺。 有网友去过潮汕就说,那儿家庭普遍两三个娃,长辈还特乐意帮忙带,年轻爸妈没那么大压力。不像有些地方,年轻人光养一个就觉得吃力,更别提多生了。 但也有人杠:“广东生活压力不小啊,咋还敢生?” 这就说到点子上了,广东人生娃不咋攀比,不像有的地方养娃得拼学区、比早教,成本没被抬得那么高。 冲突就在这儿:一边是不少地方年轻人喊“生不起、养不起”,连婚都不想结;另一边是广东人闷头生,还能保持高数量。核心差距就在“基础盘”和“观念”上。 其实这不是个例,西藏、宁夏这些西部省份出生率也超8‰,都靠年轻人口多、生育观念相对传统。但广东能脱颖而出,关键是把人口流入和本土文化捏到了一块儿。 反观有些发达地区,不是没年轻人,可要么生活成本太高,要么大家更看重个人生活,生育意愿自然上不去。这也说明,生娃积极性真不是单靠钱堆出来的。 想提高生育意愿,广东的经验真能学。首先得有年轻人口流入,给生育池补活水;其次得营造轻松的生育氛围,别让养娃变成“军备竞赛”;长辈搭把手更是能解燃眉之急。 之前有城市学广东搞育儿补贴,效果一般,后来发现光给钱不行,还得建更多托育机构、优化教育资源,让年轻人敢生也敢养,这才是根本。 总结个实在理儿:生娃这事儿,既靠“人”的基础,也靠“心”的底气。广东的优势在于刚好凑齐了年轻人口和包容的生育环境,这比啥激励政策都管用。 说到底,生育不是任务,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广东能连续7年领跑,靠的不是强迫,是“有人可生、有心敢生”的自然状态。这种烟火气,才是城市活力的根儿。 现在不少地方都在琢磨怎么鼓励生育,广东这样本太有参考价值了。最后问问,你觉得你老家生娃积极性高吗?要想让人多生,最该解决啥问题?评论区唠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