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总统宣布了!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已完成关键试验,并称该型巡航导弹全球尚无同类产品。 普京是在视察俄军联合部队集群的一处指挥所,与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及各集群指挥官举行会议时作出这一宣布的。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称,10月21日进行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测试中,导弹飞行距离达到1.4万公里,飞行时间约15小时,且未达极限射程,同时成功验证了其规避反导系统的能力。 “海燕”核动力战略巡航导弹于2003年开始研发,可从地面发射,理论射程可达2万公里,具备超低空突防、智能化控速与变轨和高精度打击能力,可搭载核弹头。 这消息一出来,国际军迷圈都炸了。这可是普京2018年就公开的“王牌”,现在终于拿出关键试验的成绩单了。 格拉西莫夫的汇报藏着实打实的硬数据——1.4万公里射程能覆盖美国全境,15小时飞行时间意味着它能绕开防空密集区,专门找防专门找防御薄弱点打。 最厉害的是它的突防能力。50到100米的超低空飞,比常规巡航导弹飞得还低。美国预警卫星最多3秒能探测到,之后就找不着了,跟“隐身幽灵”似的。 西方早年根本不信这武器能成。美国情报部门以前说,它最长只飞了2分钟,射程没超过35公里,研发就是噱头。现在这数据一出来,脸打得够响。 但质疑声也没断。这导弹被西方叫“飞行的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没厚重的保护壳,辐射泄漏的风险一直没人能绕过去。 2020年‘海燕’某次测试后,挪威辐射监测机构曾公开数据,称巴伦支海附近空气钌-106浓度轻微超标,虽俄方否认与导弹相关,但该数据常被西方用作辐射风险的佐证。 普京自己也说,要投入战斗值班还得做大量工作。这话实在,试验成功到真能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它的战略意义早超过武器本身了。俄军事专家直接说,这是“让对手害怕的报复武器”,能和“波塞冬”核鱼雷配合,把核打击网补全。 更关键的是时机。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2026年就到期了。这时候亮出“海燕”,无疑是在军控谈判里握紧了筹码。 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看得挺客观。他说不排除有夸大的成分,但绝对是俄战略武器的重大创新,延续了苏联式的武器研发思路。 这款武器一出来,等于给全球反导体系出了难题。像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对1000米以上目标拦截率较高,但‘海燕’贴着50-100米超低空飞,会被地形遮挡信号,雷达难锁定;北约‘宙斯盾’系统主打海上防空,对陆地发射的超低空目标也没针对性方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