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这波"卖惨式辩解",连美国看了都得尴尬。在中方对安世半导体相关出口实施反制、

秋水临枫卧江子 2025-10-25 21:40:19

荷兰这波"卖惨式辩解",连美国看了都得尴尬。在中方对安世半导体相关出口实施反制、欧美车企面临停工危机后,荷兰突然一改此前强硬姿态,一边抱怨中方反制"反应过激",一边急着撇清与美国的关系,可搬出的"证据"却漏洞百出,反倒坐实了自己"迫于美方压力选边站"的事实。 这场围绕芯片产业的博弈,核心焦点始终是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中国闻泰科技从2018年收购其33.66%股权,到2020年实现100%控股,全程都通过了荷兰官方的严格审核,彼时荷兰对这宗跨国并购未置一词。转折发生在今年6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向荷兰提交书面要求,强令撤换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CEO,这份带有明确施压意味的文件,还被荷兰法院记录在案。正是在美国施压后,荷兰才突然"变脸",以"技术外流风险"为由,对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的芯片出口紧急设限,上演了一出"事后算账"的戏码。 面对中方的反制,荷兰开始急着为自己"洗白"。他们声称对安世的管控是基于自身安全的"独立决策",绝非屈从美国压力,并抛出一组数据佐证:过去五年荷兰对78起非欧盟国家技术投资展开审查,12起附加限制,涉及美、日、新等国,言外之意是"对中国一视同仁"。为了让说辞更可信,荷兰还特意举例2021年美国私募基金收购荷兰ASM International时,也曾被要求签署"技术隔离协议"。 可这辩解堪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先不说美国对荷兰企业的收购,荷兰尚能与美方"坐下来谈判",最终以协议形式达成妥协;反观对安世半导体的处理,荷兰连与中方沟通的环节都直接跳过,单方面出台限制措施,完全违背国际经贸合作的惯例。更讽刺的是,荷兰拿美国企业案例作比,恰恰暴露了双重标准——美国资本收购荷兰企业,能谈出"技术隔离"的解决方案;中国企业合法控股的公司,却连保留中国籍CEO的权利都被剥夺,这难道就是荷兰口中的"一贯性"?这般牵强的对比,恐怕连美方看了都觉得离谱,毕竟美国施压的痕迹早已藏不住。 如今荷兰主动提出要与中方接触,还提议建立"技术投资透明度对话机制",看似想化解分歧,实则打的是"既要限制中方、又要保住自身利益"的算盘。早在美国施压时,荷兰若真坚持"独立决策",为何不拒绝美方无理要求?在单方面对安世半导体出手时,为何不愿与中方沟通协商?直到中方反制触及欧美车企利益、荷兰自身也感受到压力,才想起要"沟通",这种迟来的"示好",本质上是想让中方接受其不合理管控,同时避免自身遭受反制冲击。 荷兰该清楚,国际经贸合作的基础是公平与尊重,不是单方面的"予取予求"。既然选择配合美国的芯片霸权,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就必须承担相应后果。所谓的"反应过激",不过是中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反击;而荷兰试图用"装委屈"掩盖屈从美国、破坏国际规则的事实,终究难以服众。想要真正解决问题,荷兰首先要做的,是摆脱美国的政治操弄,拿出尊重市场规律和契约精神的诚意,而非在"独立决策"的谎言里自欺欺人。

0 阅读:1
秋水临枫卧江子

秋水临枫卧江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