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因中国稀土出口管制面临困境中国近期收紧稀土出口管制,对德国企业造成显著冲击。 据彭博社报道,为获取稀土进口许可证,德国企业被迫向中方披露敏感信息,包括产品照片、生产流程、客户数据及未来三年的预测数据。这些要求可能暴露德国供应链的薄弱环节,例如单一供应商依赖或库存不足。专家警告,此举可能威胁德国乃至欧洲供应链安全,并对北约国防工业产生潜在影响。中国生产全球90%以上的稀土,德国95%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远超其他欧盟国家。新规要求外国企业提交详细申请材料以获得六个月的许可证,但审批难度高。据中国欧盟商会数据,9月141份申请中仅19份获批,导致46家欧洲企业停产,预计12月还将有10家企业受影响。德国中小企业首当其冲,而大型汽车制造商等则通过“白名单”快速获批。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阿切萨蒂指出,中方通过收集数据可能巩固其在全球稀土市场的统治地位,并为在欧洲的投资争取有利条件。德国经济部表示正通过多渠道应对,但缺乏有效策略。企业与政府在供应链多元化问题上意见分歧,企业希望政府补偿,政界则强调企业责任。彭博社透露,中方提出若德国放宽高科技出口限制,可能取消部分稀土管控。欧盟正考虑报复措施,但中方更倾向与德国总理梅尔茨双边谈判。梅尔茨尚未访华,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原定下周访华的计划也于10月24日推迟。专家呼吁,欧洲政界需认真对待中国稀土战略,以确保供应链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