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针对基础教育的应试化问题,曾有建议提出“高考社会化”。即由符合报考条件的高中毕业生,自己去报名参加高考,不再由学校组织报名,高考与学校脱钩,也不再统计每所学校毕业生的高考分数、升学率,不以高考升学率考核评价学校。就如同现在的社会考生报名高考。 这其实是推进教招考分离,让高中教育不再以升学为导向,关注给学生完整高中教育的措施。但推进遭遇阻力,现实中,高中办学与高考挂钩更紧密,“唯升学”更加严重。 近年来,一些省份推进公布高考成绩的改革,不再通过学校给学生成绩单,而是学生自己查询高考成绩,并要求高中学校不得统计并公布升学率。这也是想让高考成绩与学校脱钩,但是,学校要求学生拿到成绩后向老师汇总,还有的学校组织学生集体查分,最终,推进高考成绩与学校脱钩的努力没有什么效果。 关键在于,地方政府把高考升学率作为重要的教育政绩。而从办教育角度看,恰恰是政府部门不能有“升学率”概念,因为升学率评价本质是把教育与学校分层次与等级,而这背离办好各级各类教育的职责要求。有普高率意味着普高高于中职,这就是对中职的歧视。同样,有985率意味着把大学分为三六九等,制造学历歧视。 治理这一问题并不复杂,哪个地方政府还有升学率评价,就认定其发展教育的理念错误,没有尽到发展教育的责任,没有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没有办好各级各类教育,自己再搞教育歧视、学校歧视。
10多年前,针对基础教育的应试化问题,曾有建议提出“高考社会化”。即由符合报考条
熊丙奇
2025-10-25 17:20:1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