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婆婆9块钱卖掉万元冲锋衣”——这场邻里乌龙,最后让法庭来定了个价。 年轻人王东把一袋衣服放门口,等快递员上门取件。邻居张婆婆眼花,顺手把袋子当废品拎走,卖给回收站,收了9块。快递没到,衣服先“人间蒸发”,王东报警,婆婆和儿媳李芳赶紧去废品站翻,把始祖鸟冲锋衣、裤子等5件找了回来,但已经蹭得灰一块、油一块。 王东一算:原价1万多,要求赔8000元。李芳心里没底,折旧后出到5500元,王东不干,干脆起诉到双流法院,索赔财物、精神损失、误工费,一共2.2万还多。李芳说,对方也没给购物小票,谁知道值不值那个价? 法院看法:衣服已用几年,折旧严重,受损程度有限,综合定损800元。判决下来,李芳当天微信转账结案。 一场“门口袋子”教训大家三件事: 1. 贵重物品别乱放,快递上门也最好当面交接; 2. 老人捡废品先问一声,邻里沟通省得翻垃圾; 3. 索赔讲证据,价格要合理,法院只按实际损失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