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芯片遇上“不诚实”——安世罗生门背后谁更疼? “很多误解”四个字,从荷兰代理首相嘴里说出来,轻巧得像阿姆斯特丹的晨雾,却把安世这家欧洲汽车芯片“隐形水电”瞬间推入风暴眼。荷方指责CEO张学政“不诚实”,连夜祭出《商品无障碍法》,法院更闪电解除其职务;两天后,中方以出口管制回敬,禁止国内分部向海外供货。芯片、法律、政治三连击,让“误解”看上去更像精心计算的措辞。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绍夫主动找德国总理墨尔茨“解释”,会后柏林表示“理解”。欧盟内部若真铁板一块,何须深夜补课?当技术安全被贴上“价值观”标签,任何商业合同都可能被重新翻译为风险报告。中方的反制也耐人寻味——不碰关税,只卡关键零部件,瞄准欧洲车厂年底备货节点,打七寸而不打脸。 个人观点:在“去风险”成为政治口号的年代,企业国籍就是原罪。安世不是第一个被撕成两半的公司,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真正悲哀的是,技术本该跨越边界,如今却要在国境线前反复做核酸。 那么,下一站“多米诺”会是谁?是ASML的下一台光刻机,还是你我都离不开的手机芯片?留言区告诉我,如果“误解”继续升级,我们的生活会先缺哪一块硅片?
当芯片遇上“不诚实”——安世罗生门背后谁更疼? “很多误解”四个字,从荷兰代理首
婷婷亭亭玉立
2025-10-25 08:34:24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