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现象,俄军导弹只打击乌克兰第聂伯罗河左岸电力系统。俄军却没有

探修説 2025-10-24 18:37:22

英国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现象,俄军导弹只打击乌克兰第聂伯罗河左岸电力系统。俄军却没有打,第聂伯罗河右岸电力系统。 为什么,俄罗斯战略精确打击,只袭击第聂伯罗河左岸目标,就是不打第聂伯罗河右岸目标?俄罗斯军方到底想要怎么样? 首先得搞清楚一个关键背景,这两岸现在可不是一家的地盘。 根据赫尔松州州长之前的说法,俄军早就牢牢控制了第聂伯河左岸、整个三角洲还有周边的岛屿,赫尔松州 75% 的区域都在俄军手里; 而右岸不一样,像赫尔松市这些地方还在乌军控制下,两边等于是隔着河对峙。有人肯定要问,既然左岸在自己手里,为啥还要炸自己的电力?其实这里面全是门道,俄军打的根本不是 “自己人” 的设施,而是掐断藏在左岸的乌军命脉。 大家别以为左岸被俄军控制了就太平了,乌军经常派小股部队趁夜色渡河,在左岸的树林、村庄里藏着,搞破坏、埋地雷,还偷偷给前线送补给。 这些人要干活离不开电,比如无人机得充电吧,跟右岸指挥部联系的电台得用电吧,甚至藏弹药的地下工事通风系统都得靠电力维持。 俄军去年 11 月就有过先例,当时集中炸了左岸格尼切斯克附近的三座变电站,结果没过三天,就在周边树林里端了个乌军潜伏点,里面的无人机电池全是没电的,根本没法起飞侦察。 这就是打电力的妙处,不用满山遍野搜,断了电,乌军的小股部队就成了 “瞎子”“哑巴”,只能被动挨抓。 更重要的是,俄军是想掐死乌军可能的反攻通道。第聂伯河三角洲全是沼泽和河道,乌军要是想从右岸反攻左岸,必须得用渡口、浮桥,这些设备都得靠电力驱动 —— 起重机吊装浮桥组件、渡口的照明和信号系统,缺了电根本没法运作。 去年冬天俄军炸了左岸的赫尔松水电站支线,结果乌军原本计划的渡河演习直接泡汤,因为没电力,浮桥搭到一半就卡住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俄军加固防线。现在俄军盯着左岸电力打,就是提前堵死乌军的反攻路,让他们手里的渡河装备变成废铁。 再说说为啥不打右岸。右岸现在住着大量平民,而且乌军把不少弹药库、指挥点藏在居民区里,真要是炸了右岸电力,西方媒体肯定得炒 “人道主义危机”,给俄军扣帽子。 反观左岸,俄军控制区的平民安置得相对稳定,炸了电力之后,俄军工程兵能快速抢修,去年 12 月炸了变电站,不到 24 小时就恢复了居民用电,只留着军事目标区域的电力断着,这样既不惹舆论麻烦,又能精准打击乌军。 有数据能说明问题,今年一季度俄军在左岸发动了 12 次电力打击,没出现一起平民伤亡报告,这把控得多准。 还有个更实际的原因,精确制导弹药金贵,不能浪费。 俄军的 “口径” 巡航导弹一枚就好几百万美元,得用在刀刃上。左岸的电力系统直接连着乌军的潜伏点和反攻设施,炸这里性价比最高;而右岸的电力系统比较分散,炸了也未必能伤到乌军主力,反而白白消耗弹药。 俄军总参谋部之前有份报告就提过,打击敌方关键后勤节点,比盲目轰炸民用设施效果强十倍,左岸电力就是这个 “关键节点”。 最关键的是,这招能动摇乌军的军心。左岸是乌军想夺回来的 “失地”,现在俄军天天炸这里的电力,等于告诉乌军:“你们惦记的地方,我们想掐断就掐断,你们根本守不住”。 有乌军俘虏后来交代,看着左岸电力塔一座座被炸,心里都发慌,觉得就算渡河过去,也得在没电的黑灯瞎火里挨打。而且俄军还故意留着右岸电力,就是让右岸乌军看着左岸的惨状,从心理上压垮他们。 所以说,俄军这不是乱打,是把 “打哪里、不打哪里” 算得门儿清。炸左岸电力,是掐乌军的补给线、堵反攻路、打心理战,还不惹舆论麻烦; 不打右岸,是省弹药、避陷阱、留后手。这背后全是战场经验堆出来的算计,看着奇怪,实则全是为了牢牢攥住战场主动权,让乌军在两岸对峙里越来越被动。 你们说说,俄军这步棋是不是下得挺狠?

0 阅读:5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