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10月21日报道:“闻泰收购安世后,未押注荷兰,而是派专家拆解产线、迁产

玉尘飞啊 2025-10-24 11:46:40

德国媒体10月21日报道:“闻泰收购安世后,未押注荷兰,而是派专家拆解产线、迁产能回中国,此举堪有谋略,荷兰试图以断系统权限、停工资施压,却漏算闻泰早搭备用系统、换国内供应链,中国基地反超研发,推出国产SiC模块,还断荷兰研发资金,最终让欧盟车企承压!” 荷兰经济大臣主动求谈了!这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博弈,最终还是中方掌握了主动权。 这一切的伏笔,早在几年前就已埋下。2018到2020年,闻泰科技花了340亿,完成了对安世半导体的全资收购。 要知道,安世可是从恩智浦剥离的核心资产,有60多年技术积累,车规级芯片全球市占率第二,客户遍布2.5万家。 但闻泰没只做简单的资产接管,而是一开始就有自己的算盘。他们搞了"荷兰留研发、国内建基地"的路子。 交割一完成,技术专家就直奔荷兰奈梅亨工厂,把关键生产线拆解运回中国。这步棋看着冒险,实则是吃透技术的关键。 到2024年,安世中国的产能占比已经冲到72%。东莞封测厂承担全球70%的出货,上海临港的12英寸晶圆厂也能量产车规芯片了。 今年9月,考验突然来了。在美国施压下,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安世运营。 荷兰大概觉得攥住总部就万事大吉,却没料到闻泰早备好了后手。系统被停,中国基地立刻启动独立IT系统。 供应链被卡,马上换成中芯国际、华虹的晶圆,关键原材料国产化率都到75%了。员工薪资被卡,国内资金池直接顶上。 短短几天,安世中国就实现了独立运营。反倒是荷兰总部,陷入了"有研发没产能"的尴尬,奈梅亨工厂产能暴跌30%。 更狠的是技术反超。就在荷兰施压的时候,安世中国推出了1200V车规级SiC模块。 这可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突破,直接跑在了欧洲研发中心前面。这款产品已经送样国内外车企,反馈很不错。 后续的连锁反应,让欧洲车企彻底慌了。大众、宝马这些依赖安世供应的企业,不少产线被迫停产。 有消息说,大众狼堡工厂日损失就超1亿欧元,美国汽车行业联盟也急着呼吁恢复供应。 荷兰自己的压力也不小,中国升级了稀土出口管制,而ASML光刻机制造85%依赖中国重稀土。 这一下掐住了关键,荷兰经济大臣很快释放谈判信号,承认"低估了中方韧性"。10月21日,中荷经贸主管官员已就此通话。 其实闻泰从没拒绝过全球化,荷兰的研发团队一直保留,还在德国汉堡建GaN/SiC产线,预计年底就能通线。 但它守住了核心:产能、供应链、技术都要抓在自己手里。这种布局,和2018年的中兴事件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年中兴因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遭遇禁运后生产近乎停滞,最终付了巨额罚款还得接受监管。 从被动妥协到主动布局,这十几年间,中国企业的思路彻底变了。全球化不再是依附别人的规则,而是带着实力去合作。 现在的安世中国,临港工厂车规芯片月产能达7亿颗,SiC模块也进入了比亚迪、特斯拉的供应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产能转移,而是在全球产业链中站稳了核心位置。这场博弈证明,企业的命运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提前铺好的路。 你觉得闻泰的这步"先手棋"下得怎么样?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中该如何守住主动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信息来源: 中国网《企业自身受到影响,全球汽车面临 “断供”,荷兰称将与中方化解安世僵局》 参考消息《中国敦促荷兰尽快妥处安世半导体问题》 财联社《直击闻泰科技投资者沟通会:拟加速高压、模拟芯片研发量产 转型战略下增长路径何解?》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