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

玉尘飞啊 2025-09-30 11:42:00

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距离不到100米时,忍不住扣动了扳机,结果,他就这样一枪创下了我军前所也未有的战绩。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架日军飞机在头顶盘旋第三圈的时候,宋岭春已经能看清飞行员探出头张望的脸。飞机翅膀上印着的太阳旗刺得他眼睛发胀,轰鸣声震得草丛沙沙作响。 这个18岁的八路军战士握紧手中的三八大盖步枪,心里算着一笔简单的账:开枪暴露目标违反纪律,但要是能把这嚣张的家伙打下来,值了。 宋岭春的枪法是从小喂出来的,1925年他出生在山东平度一个贫苦农家,家里兄弟姊妹8人,他最小。 那时家里有把土枪,他跟着父亲上山打猎,天上飞的鸽子、地上跑的野兔,只要被他盯上基本跑不掉。这段经历让他练就了百发百中的本领,也培养了他异于常人的耐心和冷静。 1942年,17岁的宋岭春带着国仇家恨参军,入伍后,他的射击天赋很快显现。别人领子弹只能领三五发,他能领到四十发,因为上级要求他“每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到1943年,他狙杀的日军超过30人,甚至配有专门负责掩护他的刘队长。 后来,宋岭春被选送到山东抗大分校学习军事技术。他练习射击时在枪口挂砖头,一端就是三小时。半年后毕业,他成了抗大分校的射击状元。这些经历为他后来那惊天一枪埋下了伏笔。 1943年9月的一个早晨,山东省栖霞县的小山村里,八路军64团205连正准备吃早饭。突然哨兵发出防空信号,四架日军飞机逼近村庄。 宋岭春放下饭盆,迅速扑向村边山坡的草丛。和其他趴着隐蔽的战士不同,他选择仰面躺着——“我要看清楚飞机怎么扫射、怎么丢炸弹,就算死也要知道怎么死的”。 日军飞机因为知道八路军缺乏防空武器,飞得极低,最近时距离地面不到100米。 宋岭春看着飞机翅膀上的太阳旗,心头火起。他悄悄把子弹压进弹仓,但又犹豫了:部队规定空袭时不准暴露目标。 就在此时,一架飞机转向朝他飞来。透过驾驶舱,他清楚看到了飞行员探出的头。这个画面刺激了他,打掉飞行员,飞机不就掉下来了? 当敌机再次对准他俯冲时,宋岭春猛地举枪。这次飞机是迎面飞来,不需要计算提前量。他屏住呼吸,准星对准飞行员头部,手指轻扣扳机。一声枪响后,飞机摇晃两下,一头栽向山崖爆炸。 宋岭春使用的三八大盖步枪是缴获日军的装备。这种枪射程远、精度高,但用它对空射击难度极大。 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枪法准,更因为日军Ki-51 99式攻击机速度慢、装甲薄,完全是为欺负中国军队没有防空火力设计的。 当时飞机在宋岭春正上方仅一百多米,这个距离对神枪手来说足够,但需要极大勇气,开枪可能暴露整个连队的位置。宋岭春后来坦言:暴露目标就暴露,豁出来了。 飞机坠毁后,剩下三架日机仓皇逃窜。山坡上爆发出欢呼声,战士们围住宋岭春称赞:太神了,连飞机都打下来了! 消息传到胶东军区司令部,许世友司令员亲自接见宋岭春。握着18岁战士的手,许司令连说“好样的”,并给他记大功一次。 更关键的是,许世友随后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宣布改变战术:以后飞机来了,隐蔽还是要隐蔽,打还是要打,步枪、机枪都可以打。这条新规彻底打破了八路军过去遇飞机只藏不打的惯例。 这一枪也改变了宋岭春的人生轨迹,从1943年到1945年,他先后获得两次战斗大功奖、一次战斗模范奖。 战后他转业到广西运输系统,1984年离休。2019年许世友在南宁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还特意接见这位老部下,共叙当年传奇。 纵观抗战史,像宋岭春这样用步枪击落飞机的战例极为罕见。它背后是一个民族在绝境中迸发的智慧与勇气。 那个仰面躺在草丛里的年轻人,用一颗子弹证明了:有时候改变战局的,不是武器有多先进,而是握枪的人有多不屈。 今天重提这个故事,不是为渲染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想让大家记住: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个瞬间,一个普通战士用最简陋的武器,创造了最不可能的成绩。 信息来源: 央视国际《战地英雄:18岁八路军战士用步枪打飞机》 中新网《“天生”的神枪手:创造“步枪打飞机”的人》 半岛网《发现青岛:18岁 他用步枪打下日本飞机》

0 阅读:1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