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消息,中国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卖出美元,9月份中国企业结汇510亿美元,创下了自2020年12月以来的最大规模。 [呲牙]中国企业9月的确掀起了一波“集中结汇潮”:银行结售汇顺差510亿美元,创2020年12月以来最大单月规模。这一动作背后,与其说是被动跟随美联储降息,不如说是一场有预谋的“战前准备”。 1. 战前备粮:美元现金≠安全 企业手里攥着的美元并非“闲置资金”,而是未来3–6个月进口芯片、能源、粮食的“战时配额”。一旦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这些美元必须立刻换成人民币,才能锁定成本、保住订单。9月的结汇高峰,正是企业把“账面美元”换成“手里人民币”的抢跑。 2. 利差诱惑只是表象 卢麒元提到的“数万亿未结汇”更多是理论值。现实是,2024年企业结汇率已从高点回落至48%,大量美元躺在账户里“吃灰”。9月的集中结汇,更像是把过去半年积压的“战备金”一次性兑现,而不是单纯为了赚利差。 3. 真正的触发器:特朗普关税2.0 市场普遍押注11月美国大选后可能祭出新一轮惩罚性关税。企业提前把美元换成人民币,既是对冲汇率风险,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关税冲击储备“弹药”。一旦关税落地,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削弱出口竞争力,提前结汇等于提前“锁定利润”。 4. 央行暗中护航 9月24日央行“双降”(降准50bp、降息20bp)释放的流动性,给了企业结汇的底气。离岸人民币随即升至6.9区间,创去年11月以来最强水平。这背后,是政策层与企业之间的默契:企业负责“把子弹上膛”,央行负责“稳住阵脚”。 一句话,这场510亿美元的结汇狂潮,不是美联储降息的“跟风”,而是中国企业为应对潜在关税战、供应链脱钩等“黑天鹅”而进行的战前财务演练。
华尔街见闻消息,中国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卖出美元,9月份中国企业结汇510亿
潘达林
2025-10-24 01:06:49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