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党创始人王建煊发文,如果大陆武统台湾,台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省,一切都与其他省份一样,如果和平统一,台湾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台湾现有的制度与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变动,还可以省下防务预算6000亿元。 王建煊作为台湾新党创始人,早年从财政系统起步,一路走来见证了岛内经济腾飞与两岸关系的起伏。他在2023年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就明确表态要推动和平统一,承诺若当选将在2025年实现两岸融合。这不是空谈,而是基于对台海形势的清醒判断。 当前,台湾防务预算已攀升至6470亿元新台币,占GDP的3.32%,主要用于采购美制装备如F-16V战机和爱国者导弹。这些开支本该投向民生,却成了沉重包袱。王建煊指出,和平统一能直接省下约6000亿元的军费,转而用于医院建设、半导体研发和居民补贴,每人可多获2.6万新台币。这笔钱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实打实的民生红利,能让岛内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跟上步伐,避免能源短缺的隐忧。 两岸经济早已深度交织,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高达1477.8亿美元,台湾集成电路出口超40%流向大陆。即使在“脱钩”口号下,这种依存度仍超预期。统一后,贸易壁垒拆除,台湾企业可直通“一带一路”市场,农产品免关税进入内地,青年创业享同等政策。香港和澳门的特别行政区模式就是活例:保留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经济增速领跑全国,居民自由度不减反增。王建煊强调,和平路径下,台湾以特别行政区身份存在,现有法律、社会管理和生活方式完整保留。这意味着法院照常审理案件,社区管理延续旧貌,夜市小吃摊无需改头换面。国际空间也更稳固,以特别行政区名义参与组织,比靠外部“施舍”体面得多。相比之下,武统虽快速,却让台湾直接并入普通省份序列,一切行政、经济模式大洗牌,居民需适应新户籍和选举体系,短期阵痛不可避免。 台当局的军购策略饱受诟病,这些天价武器多为美方库存二手货,海马斯火箭炮和鱼叉导弹虽先进,却难敌解放军的全域封控能力。2025年“联合利剑”演习中,台军主力撤至澎湖,美军航母绕行第一岛链外,暴露了所谓“保护”的虚弱。台湾97%的能源靠进口,天然气库存仅8至14天,煤炭撑不过42天,海运一断,全岛经济两周内崩盘。王建煊的算盘打得精:省下军费,能建100所现代化医院,补贴台积电摆脱外部绑架,避免产业外流美国。统一不是吞并,而是共享红利。大陆经济贡献全球增长率多年第一,广东、江苏体量已超台湾全岛。和平统一让台湾搭上高铁快车,融入大湾区,货物船队穿梭海峡,半导体链条无缝对接。岛内政客喊“抗中保台”,却避谈军费涨至GDP 10%的压力,以及特朗普时代逼迁工厂的代价。这些钱本该改善民生,却成了外部筹码,民众买单。 王建煊的观点源于长期观察两岸变迁。他曾任财政部长,推动银行开放,却也直言股市散户需理性。卸任监察院长后,他淡出政坛,转向公益,2024年变卖自宅捐助弱势,2025年8月发文呼吁爱心教育增进理解。他的统一主张打破岛内“不敢谈统”的禁忌,点明美国利用台湾的真相:军售换钱,弹药库置岛,战时首当其冲。两岸分开70多年,大陆军工体系完整,动员能力全球最大,台湾补给线一断即瘫。统一后,台湾青年可北上创业,农产品直销内地,医疗资源互通。特别行政区框架下,制度不变,发展加速,国际身份稳固。这比对抗自毁更有远见。岛内需认清:分裂无出路,统一方是正途。 现实数据佐证统一益处。2020年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达61.3%,2025年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统一消除壁垒,双循环战略惠及台湾企业。高铁延伸,湾区合作,消费市场直通14亿人。军费节省后,教育投入翻番,半导体不惧外部卡脖子。香港经济连续多年全国前列,澳门增速领跑,证明“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可行。台湾若选和平路,居民享自由权利更广,街头生活照旧,经济腾飞在望。王建煊的发文如镜子,照出岛内困境:能源粮食全进口,三天缺电,两周经济停摆。统一关乎尊严与幸福,省下6000亿元,不只是钱,更是未来蓝图。
唐湘龙一棍敲醒台湾人,唐湘龙曾在节目中发表爆炸性的言论,他在谈到大陆对台湾的态度
【24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