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84年,解放军排长下山巡逻,路上偶遇3名解放军,排长看了对方一眼,感觉不对劲,就用越南话大喊:“缴枪不杀!” 1984年7月11日,一个安静得出奇的早上,李海欣碰上了三个“友军”,他一眼就觉得不对劲,他们的军服太新了,干净得像是刚从仓库领出来的,跟老山刚下完雨的烂泥地完全是两个世界,这暴露出了他们和这片阵地根本不熟。 更反常的是他们的武器,三个人都扛着崭新的81式步枪,这在当时是很稀有的装备,要知道,李海欣所在的连队大部分人使用的还是56式冲锋枪,这种“顶配”装备出现在普通巡逻人员身上本身就不合常理。 再看他们的装备,除了水壶和弹夹,身上空空如也,连必备的急救包都没有,真正的前线士兵背包里会装满维持生存的物资,这三人的装扮明显是刻意伪装的,而且他们走路的姿势飘忽不定,没有老兵在山路上行走时的稳重和警觉。 装备能造假,但战友间的默契和态度装不出来,为了试探三人,李海欣主动上前打招呼,说“歇会喝口水”,这是前线战友间很常见的关心话语,可对方却冷冰冰地回应“任务急”,这种刻意的疏远进一步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最致命的破绽是口音,这三个人说着生硬且统一的广东口音,而当时驻守老山的部队大部分士兵来自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很少有广东籍士兵,这种反常的口音更让李海欣确定了他们的伪装身份。 随后,李海欣使出了关键一招,他没有按常规方式对口令,而是突然用越南语大喊“缴枪不杀!”。这一声喊直接击中了对方的母语本能,三人瞬间露出呆滞和惊恐的表情,伪装被彻底戳穿。 双方交火后,从这三人身上搜出了电台和地图,证实了他们是越军特工,识破特工后,李海欣立刻意识到,敌人很可能会发动大规模进攻。 当晚,四百多名越军果然从三面围攻李海欣所在的142高地,而驻守高地的解放军只有15人,兵力差距超过二十倍。 面对悬殊的兵力,李海欣没有慌乱,他对阵地极为熟悉,凭借这一优势,他用步话机冷静地为后方炮兵报出敌军位置坐标,引导炮弹精准打击敌人,此时的他就像阵地的“大脑”,指挥着防御作战。 经过11个小时的激战,解放军成功守住了阵地,此次战斗中,我方牺牲5人,却击毙了104名越军,激战过程中,李海欣被冲上阵地的敌人投出的爆炸物击中,壮烈牺牲。 战后,李海欣被追记一等功,他用生命守护的142高地,也被命名为“李海欣高地”,他的名字成了老山前线的精神坐标,永远刻在了这片他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 信源:红网 追寻红色记忆|老兵戴晶:再回首,片中郎依旧
奖金高达800万!中国科学家刘永坦,辛辛苦苦研究了三十年,终于发现了藏在雷达“盲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