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退役将领栗正杰说,根据日本媒体的推测,解放军将来若是发起解放台湾行动,如果

笑看云烟 2025-10-23 09:51:02

台湾省退役将领栗正杰说,根据日本媒体的推测,解放军将来若是发起解放台湾行动,如果域外势力胆敢介入的话,那么解放军一定会是打一场反介入区域拒止的战争,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听起来像老片子里的包围战,但放到今天,它不是简单围城,而是一套更狠、更聪明的打法:不是占城池,而是把对方的社会和系统整瘫痪,让外援也来不了、帮不上忙。 先说为什么可行,因为台湾本身有几根“生命线”很脆弱:能源靠进口近乎100%,天然气储备也就撑几周,粮食自给率不到一半。 也就是说,民生一旦被切断,恐慌会迅速蔓延,现代“围点”不干粗活儿,不是轰人群,而是精准打节点:切电、断水、炸通信骨干、把物流港口搞瘫痪,72小时内就可能把一个城市的正常秩序掀翻。 同时武器和手段也变了,不是单纯打兵营,而是用高超音速导弹、电磁脉冲、精确打击摧毁发电站、变电所、港口调度中心,或者用网络攻击把交通与供应链的“大脑”搞死。 清晰的目标是让关键行业停摆:半导体厂断电就停产、港口系统被击垮货轮堆满港口、燃料补给链被切断,社会运行的各条脉络都会被堵死。 军事上配套是层层拒止:近海以短程导弹和反舰火力封锁前沿基地,远端用中远程弹道或巡航导弹压制盟军集结点,潜艇封锁要道,空中侦察与电子战持续施压。 目的不是跟你打个大规模海战,而是在你还没反应过来前,把你可能的援军“吓退”或拖住,那么结果会是什么? 那就是内耗、恐慌和政治决策的瘫痪,援助方要不要出手,不仅看军事代价,更要算政治与经济成本:一旦援助代价太高,国内民意不支持,政治家就会犹豫,久而久之,救援选项被架空,局势自然向发动方有利的方向发展。 所以,现代的“围点打援”,核心不是火力堆叠,而是用最小代价把对方的体系关键点击倒,再用远程威胁把外援挡在门外,这是把战争从“谁打得多猛”改成“谁的体系更能扛得住、谁的政治意志更稳”的较量。

0 阅读:64

评论列表

语歌

语歌

3
2025-10-23 10:03

看来终于是被人识破了,这就是米一直在骚扰而不咬钩的原因,日韩的不断试探也说明了这个原因,小日子很有可能被祭旗。

笑看云烟

笑看云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