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掬慈容何处寻。 毛主席说:世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毛主席说他的母亲文七妹就是最后一种人。 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农村妇女。文七妹先后生下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兄弟,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毛泽建。 文七妹在这个家庭中是最忙碌最辛苦的人。抚育孩子,操持家务,养鸡喂猪,锄园种菜,件件活都干,家中样样事安排的井井有条。 文七妹笃信佛教,心底善良,对穷人富有同情心。她经常送米送粮接济贫苦乡们。这种美德,对毛泽东兄影响很深很大。 毛泽东从小就在慈母风范的熏陶下,养成了好品性。 1936年在陕北,毛主席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我母亲是个心底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经常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尤其是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烈属,帮助过革命的师长和人士,寄钱赠物。而他自己却是节衣缩食,吃穿很普通,生活相当俭补。这些就是毛主席少年时代受母亲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影响的结果。 1919年,毛泽东为悼念母亲写了一幅挽联: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背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联中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无限怀念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