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毛主席突然发现,士兵们见到自己女儿李讷时,竟主动行军礼,好奇的毛主席

陈砚之 2025-11-18 19:13:33

1968年,毛主席突然发现,士兵们见到自己女儿李讷时,竟主动行军礼,好奇的毛主席询问汪东兴:“她现在是什么职务?” 李讷1940年8月3日出生在延安窑洞,随母亲江青姓李,取名李讷,意思是说话少做事多。那个时候延安条件苦,她从小就跟着大人吃小米南瓜,没沾过一点特殊。全国解放后进北京,她上学坐公交,吃饭排队,从不让警卫接送。毛主席对子女要求一贯严,从小就叮嘱她对外只说自己是工人孩子。1959年她考上北大历史系,住集体宿舍,每天自己打饭洗衣,和普通学生没两样。毕业那年1965年,她主动要求去基层,分配到解放军报社当编辑,用化名肖力,没人知道她真实身份。 在报社李讷干活特别实诚,改稿子认真,写东西有水平,从不提家里背景。同事看她踏实,1967年报社改组,她27岁就被推选进领导层,当上负责人之一。这在当时的环境下算正常升迁,毕竟她能力摆在那儿,可也正因为这个职务,后来出了那件事。士兵见到她行军礼,其实就是认出她是报社领导,军报属于部队系统,战士敬礼合规矩,但这事传到毛主席耳朵里,就完全变了味道。 毛主席一生最反感特殊化,对子女管得特别死。他自己住中南海也简朴,子女更不能借光。1968年他偶然看到战士给李讷敬礼,立刻找来汪东兴问情况。汪东兴如实汇报她在解放军报是负责人之一,毛主席听完很不高兴,认为一个27岁年轻人没多少经验就当领导,这不符合原则。没过几天,调令就下来了,李讷所有领导职务全撤,调离报社。这事在当时很多人眼里挺突然,但放在毛主席一贯教育子女的思路里,又完全说得通。他就是要让孩子靠自己吃饭,不能沾一点父辈的光。 李讷被调走后,直接下放到江西进贤县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劳动。那时候干校就是让干部去农村接受再教育,她跟大家一起住土坯房,干农活挑水砍柴。她没半句抱怨,老老实实干,从挑水到插秧都抢着上。时间长了,大家看她真把自个儿当普通人,也就没人再议论了。在干校她认识了服务员徐某,两人都是普通劳动者,慢慢处出感情,1973年结了婚,生了个儿子。毛主席知道后送了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当贺礼,意思很明白,别忘了本。但后来因为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差别大,这段婚姻没维持住,几年的光景就离了。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李讷带着儿子搬出中南海,在北京西郊普通楼房住。那阵子日子过得紧巴巴,买菜都只敢买一两毛钱的边角肉。1984年经老卫士李银桥夫妇介绍,她认识了退伍军人王景清。王景清人老实厚道,比她大14岁,以前在警卫部队干过,退休后把家务全包了,买菜做饭拉煤球,从不让李讷操心。两人结婚后生活才算稳当,王景清对继子也特别好,一家子终于有了普通人的烟火气。 晚年李讷深居简出,爱看书练字,把省吃俭用攒下的10万元一次性捐给河南南街村,让村里改善领导生活。她这一生,真就把毛主席那句“普通劳动者”四个字做到了底。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